留別陳阜卿

· 王質
巍巍堂堂陳豫章,身長五尺名八方。 千鈞寶鼎薦禘嘗,百圍大木宜宮堂。 迺者從之在建康,抉雲望見奎婁張。 一言拓我萬里疆,眇視六合揮八荒。 震靂雷電飛清霜,羣靈錯漠無晶光。 天駟超逸奔絕韁,攙搶斂旗彫赤芒。 鴻鵠之上日月旁,翩翩孤影摇蒼茫。 大兒太史公子長,小兒元和韓侍郎。 夔龍稷契伊傅姜,青天白日雁成行。 眈眈我負千鍾囊,置在公前一鍼鋩。 東齊南楚服晉强,而况胡沈梁江黄。 今我不樂思還鄉,石頭渡口呼歸航。 不獨別離多慨慷,時事關心神轉傷。 一爲公歌臣馬良,黄塵蔽人聲不揚。 公何時乎歸廟廊,土囊風怒於菟驤。 煥發海藏龍宮藏,滿朝桂朮參芝香。 三湔三釁我冠裳,隻輪小車兩僕將。 不然扁舟下瀟湘,參差孤起橫滄浪。 復欲淮南耕戰場,傍鋤春草卧斜陽。 惠山樹石極葱蒼,儻來相對高僧房。
拼音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