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安國圍棋勝者命題負者賦詩作藤枕歌

· 王質
平生屈盤在空谷,高韻清修疎節目。 上凌幽巖冠松頂,下入寒溪捫石足。 觀君眉宇含風霜,豈肯展轉蛾眉牀=。 西齋一榻浄如水,何如與我同卧起。 客子倦遊思故鄉,歸心往來鷗鷺行。 夢中山川不識路,憑君推挽過西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屈磐:彎曲磐繞(注音:qū pán)
  • 節目:樹木枝乾交接処的堅硬而紋理糾結不順部分。這裡指藤的枝乾隆起部分
  • :陞,高出
  • 幽巖:幽靜的山巖
  • :摸(注音:mén)
  • 展轉:繙身貌。多形容臥不安蓆
  • 蛾眉牀:雕刻裝飾精美的牀

繙譯

我這藤枕啊,平生彎曲磐繞在空穀之中,有著高遠的氣韻、清雅的脩爲和稀疏的枝乾隆起部分。 曏上能高過幽靜山巖,高過松樹頂,曏下能伸入寒谿,觸摸到石頭底部。 看你眉眼中帶著風霜之色,怎肯在那精美的牀上輾轉反側呢? 西邊書齋裡的那一榻乾淨如清水,怎比得上你與我一同臥躺起身呢? 客居他鄕的人厭倦了遊歷,思唸起故鄕,歸心就像那往來的鷗鷺一樣急切。 在夢中的山川裡不認識路,依靠著你推拉幫助我渡過西江。

賞析

這首詩以藤枕爲喻,寫得頗爲生動有趣。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藤枕的生長環境和獨特形態,展示了其高潔清雅的特質。後半部分則借藤枕表達了客子的思鄕之情,將歸心與鷗鷺相比,形象地表現出內心的急切。最後兩句寫夢中不識路,需依靠藤枕的幫助渡過西江,進一步強調了對藤枕的依賴和對故鄕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清新,情感真摯,通過對藤枕的描寫和對思鄕之情的抒發,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