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冷金牋與興宗
蜀山瘦碧玉,蜀土膏黄金。
寒谿漱其間,演漾清且深。
工人剪穉麻,擣之白石砧。
就溪漚爲紙,瑩若裁璆琳。
風日常清和,小無塵滓侵。
時逐賈舟來,萬里巴江潯。
王城壓汴流,英俊萃如林。
雄文溢箱篋,爭買傾奇琛。
夫君乃冠冕,辭氣高千尋。
十載爲舉首,於今猶陸沉。
嗟我蓄此紙,才藻不足任。
願以寫君詩,益爲人所欽。
縞带豈多物,足明同好心。
黄鐘聲如雷,豈病無知音。
請以此爲質,佗年神所臨。
華軒策駟馬,慎勿忘遺簪。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shǔ)山:泛指蜀地的山。
- 瘦碧玉:形容蜀山景色秀麗,如碧玉般美麗。
- 蜀土:蜀地的土地。
- 膏黃金:形容土地肥沃,如黃金般珍貴。
- 寒溪:寒冷的溪流。
- 演漾:水波盪漾的樣子。
- 稚麻:幼嫩的麻。
- 漚(òu):長時間浸泡。
- 璆琳(qiú lín):美玉。
- 清和:清靜和平。
- 塵滓(zǐ):細小的灰塵。
- 巴江潯(xún):巴江的水邊。
- 王城:京城。
- 汴流:汴河的水流。
- 萃(cuì):聚集。
- 奇琛(chēn):珍貴的寶物。
- 冠冕:指傑出的人物。
- 千尋:形容極高。
- 舉首:科舉考試中獲得第一名。
- 陸沉:比喻埋沒,不爲人知。
- 才藻:才華文采。
- 縞帶(gǎo dài):白色的絲帶。
- 遺簪(yí zān):掉落的簪子,比喻舊友。
翻譯
蜀地的山如秀麗的碧玉,蜀地的土似肥沃的黃金。寒冷的溪流在其間流淌,水波盪漾,清澈又幽深。 工匠剪下幼嫩的麻,在白石砧上搗碎。將其在溪水中浸泡來造紙,紙如美玉般晶瑩。 這裏風日常常清靜平和,微小的灰塵也無法侵入。時常隨着商人的船隻到來,航行萬里到達巴江的水邊。 京城壓制着汴河的水流,英俊的人才聚集如林。出色的文章裝滿箱子,人們爭相購買,視如珍貴的寶物。 您是傑出的人物,言辭氣概高聳千尋。十年間曾是科舉考試的榜首,但至今仍然埋沒不爲人知。 嘆我珍藏着這種紙,我的才華文采不足勝任。願用它來寫您的詩,希望更被人們欽佩。 白色的絲帶我並不覺得是多貴重的東西,足以表明我們的同心好意。黃鐘的聲音如雷響,怎麼會擔心沒有知音呢? 請以這作爲信物,多年後神靈會降臨。華麗的車乘駕着駟馬,千萬不要忘記舊友。
賞析
這首詩以讚美蜀地所產的紙爲開端,描繪了其製作過程和優質特點,同時引出對友人興宗的讚揚和感慨。詩中先寫蜀地的山水美好,爲後文寫紙的產生營造了優美的環境氛圍。接着詳細描述了造紙的過程,展現出紙的精美。然後將話題轉向京城的人才薈萃和對興宗才華的肯定,以及他懷才不遇的現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惋惜和同情。詩中還表達了詩人願以紙寫友之詩,以增其名,同時以縞帶示友好,堅信知音會有的信念。最後,詩人以「神所臨」表達對未來的期待,並囑咐友人不要忘記舊友。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層次分明,既有對景物和物品的描繪,又有對人物的讚美和感慨,以及對友情的珍視,是一首富有內涵的作品。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
司馬光的其他作品
- 《 和李八丈小雪同會有懷鄰幾 》 —— [ 宋 ] 司馬光
- 《 送祁嶠潁陽主簿 》 —— [ 宋 ] 司馬光
- 《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獻大尹宣徽 》 —— [ 宋 ] 司馬光
- 《 花庵獨坐 》 —— [ 宋 ] 司馬光
- 《 和河陽王宣徽 》 —— [ 宋 ] 司馬光
- 《 資治通鑑 · 卷三十三 · 漢紀二十五 》 —— [ 宋 ] 司馬光
- 《 酬宋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 —— [ 宋 ] 司馬光
- 《 資治通鑑 · 卷一百四十八 · 樑紀四 》 —— [ 宋 ] 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