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履地

扶頭今日強冠篸,餘燼收從百戰酣。 長脛閣軀如瘦鶴,衝風奪氣似枯楠。 客來慵抆懶殘涕,老去定同彌勒龕。 何處更能容結習,任教花雨落毿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頭:本意爲喝酒後頭暈,需人扶持。這裏形容身體衰弱、精神不振的樣子。
  • 強冠篸(zān):勉強戴上簪子。「篸」同「簪」,古人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 。
  • 餘燼:這裏指身體歷經病痛折磨後好似劫後餘燼。
  • 長脛閣軀:長長的小腿支撐着身體。「閣」通「擱」,擱置、承載之意。
  • 衝風奪氣:迎着風就好像被奪走了氣息 。
  • 慵(yōng):懶惰、慵懶。
  • 抆(wěn) :擦拭。
  • 懶殘涕:典出懶殘和尚事,此處借指鼻涕。
  • 彌勒龕(kān) :供奉彌勒佛像的佛龕,彌勒常作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狀,這裏說老去就如彌勒般安處。
  • 結習:佛教語,指久積而成的習性。
  • 毿毿(sān):形容毛髮、枝條等細長的樣子。這裏形容花雨紛紛飄落。

翻譯

今日身體虛弱,強打精神戴上髮簪,歷經無數病痛折磨後如今元氣大傷。長長的小腿支撐着這消瘦的身軀,宛如一隻瘦鶴,迎着風連氣息都好像要被奪走,就像那枯萎的楠木。有客人來訪時,懶洋洋地都懶得去擦拭鼻涕,年紀大了大概註定就像那彌勒佛一樣安處。這世間哪裏還能容納那些舊時的習性呢,就任那繽紛的花雨紛紛飄落吧。

賞析

這首詩是范成大對自己年老體弱狀態的深刻描繪。開篇「扶頭今日強冠篸,餘燼收從百戰酣」,用形象的比喻,直接表明自己歷經病痛後身體的衰敗,以「百戰酣」形容自己遭受疾病的折磨如經歷激烈戰鬥。頷聯「長脛閣軀如瘦鶴,衝風奪氣似枯楠」,通過生動的描寫,將自己瘦骨嶙峋的身形比作瘦弱的鶴,以及被風一吹就氣息奄奄的狀態比喻爲枯萎的楠木,強烈地渲染出身體的無力與脆弱。頸聯「客來慵抆懶殘涕,老去定同彌勒龕」,用略帶詼諧又自嘲的筆觸,體現了年老後慵懶隨意的生活狀態,同時流露出一種對衰老的灑脫態度。尾聯「何處更能容結習,任教花雨落毿毿」則昇華到精神層面,表示不再執着於過去的習性,有一種超脫豁達之感。整首詩語言質樸卻情感深沉,充分體現了詩人歷經滄桑後的一種對生命和衰老的感悟。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