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除夜:指農曆除夕的夜晚。
- 客裏:指旅居他鄉期間。
- 五迎冬:意思是已經在外地度過了五個冬天。
- 爭信:怎相信。 爭(zhēng):同「怎」。
- 寓公:指失去自己的領地而僑居他國的諸侯,後泛指流亡寄居他鄉的官僚紳士等,這裏指自己回到家鄉卻感覺像外來的客人。
- 人事都非:人和事都已經和過去不同。
- 城郭是:只有城市的城牆還和過去一樣。 城郭:城指內城的牆,郭指外城的牆。這裏指代城市。
- 新豐:此處用劉邦建新豐的典故。漢高祖劉邦的父親思念家鄉豐縣,劉邦就在京城長安附近仿照豐縣建造了新豐城 ,將豐縣的居民遷來,連雞犬都能找到自己的家。這裏借指自己的故鄉。
翻譯
我在遙遠天邊、旅居他鄉的日子裏,已經度過了五個寒冬。怎麼能相信,如今回到故鄉,卻感覺自己彷彿是個外來的客人。人和事都已全然不同,只有這城鎮的面貌還和往昔一樣。我特別憐惜那些雞犬,它們竟然還能認出這從前的家園 。
賞析
這首詩飽含着詩人複雜的人生感慨。首句「天邊客裏五迎冬」,簡單的敘述,便道出了多年漂泊異鄉的羈旅生活,讓讀者能感受到歲月的滄桑和漂泊的艱辛。「爭信還鄉似寓公」一句則充滿了物是人非的悲涼,回到故鄉本應是溫暖而親切的,可作者卻覺得自己像個過客,這種反差深刻地表現出故鄉因時間變遷而帶來的陌生感。「人事都非城郭是」,人與事的巨大變化和城郭依舊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強化了這種世事無常的感慨。最後「獨憐雞犬識新豐」巧妙地運用典故,以雞犬尚識舊地,反襯出詩人對故鄉既熟悉又陌生的複雜心境,深化了主題,情感真摯深沉,讀來令人動容,盡顯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以及對人生、對故鄉的深刻思索。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
范成大的其他作品
- 《 題畫卷五首 》 —— [ 宋 ] 范成大
- 《 謁南嶽 》 —— [ 宋 ] 范成大
- 《 浙東參政寄示會稽蓬萊閣詩軸次韻寄題二首 》 —— [ 宋 ] 范成大
- 《 滿江紅 · 千古東流 》 —— [ 宋 ] 范成大
- 《 次韻陸務觀慈姥巖酌別二絕 》 —— [ 宋 ] 范成大
- 《 菩薩蠻 · 冰明玉潤天然色 》 —— [ 宋 ] 范成大
- 《 南臺瑞應閣用壁間張安國韻 》 —— [ 宋 ] 范成大
- 《 初入峽山效孟東野 》 —— [ 宋 ] 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