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負笈:笈(jí),書箱。揹着書箱,這裏泛指揹着行囊趕路 。
- 肩赬:赬(chēng),紅色。指肩膀因負重而發紅 。
- 廢廟:荒廢的廟宇。
- 危橋:高危的橋,說明橋比較危險。
- 柴荊 :用柴枝編紮成的門,這裏借指簡陋的房屋。
翻譯
樹林非常繁茂,鳥兒們急切地穿梭其中;山坡漫長,馱着東西的驢子發出陣陣鳴叫。坐在轎子裏,腳都會因爲久坐而麻木;想到那些揹着行囊趕路的人,肩頭想必早已被壓得通紅。廢棄的廟宇被藤條遮掩得嚴嚴實實,高危的橋竟然是用竹子編織而成。路邊那些奔波勞役的人辛苦萬分,沿途隨處可見簡陋的房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旅途的苦景畫面。詩的開篇通過「林茂鳥烏急,坡長驢馱鳴」,營造出一種繁忙又疲憊的氛圍,以鳥的急切、驢的鳴叫暗示旅途的辛苦。「坐輿猶足痹,負笈想肩赬」運用對比,寫自己坐在轎子裏都覺得腳麻,更推想那些揹着沉重行囊趕路的人的艱辛,深切地表達了對普通勞作者的同情。 「廢廟藤遮合,危橋竹織成」細緻地描寫了旅途所見的荒涼破敗之景,廢棄的廟宇和危險的竹橋,增添了旅途的艱難和孤寂之感。最後「路傍行役苦,隨處有柴荊」點出路邊行役之人的痛苦,簡陋的柴荊房屋也從側面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艱苦,整首詩語言質樸,卻飽含着詩人對生活艱難者的憐憫,字裏行間透露着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