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其二題吳江
重喚松江渡。嘆垂虹亭下,銷磨幾番今古。依舊四橋風景在,爲問坡仙甚處。但遺愛、沙邊鷗鷺。天水相連蒼茫外,更碧雲、去盡山無數。潮正落,日還暮。
十年到此長凝佇。恨無人、與共秋風,鱠絲蓴縷。小轉朱弦彈九奏,擬致湘妃伴侶。俄皓月、飛來煙渚。恍若乘槎河漢上,怕客星、犯鬥蛟龍怒。歌欸乃,過江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垂虹亭:在今江蘇吳江東。亭臨松江,前對垂虹橋,景色壯麗。
- 銷磨:消磨。
- 坡仙:指蘇軾,蘇軾號東坡居士,才華超凡,後人稱爲坡仙 。
- 遺愛:遺留仁愛於後世。這裏指蘇軾給當地留下了美好的影響 。
- 鱠(kuài)絲蓴(chún)縷:鱠絲,切得很細的魚肉絲;蓴縷,蓴菜的細莖。在晉朝時張翰見秋風起,想到家鄉的鱸鱠、蓴羹,於是辭官回鄉,後來常以此表達遊子的思鄉之情和歸隱之意。
- 九奏:多次演奏。
- 湘妃:傳說中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死後成爲湘水女神 。
- 俄:一會兒。
- 煙渚(zhǔ):霧氣籠罩的小洲。
- 槎(chá):木筏。
- 客星:外來之星。古代神話傳說,有人乘槎泛海至天河,遇牽牛織女 。
- 犯鬥:冒犯星宿。
- 欸乃(ǎi nǎi):象聲詞,搖櫓聲。也指棹歌,划船時唱的歌。
翻譯
我再次來到松江渡。可嘆垂虹亭下,不知消磨了多少古往今來的時光。依舊是四橋的美麗風景,想問坡仙如今在哪裏?只留下他的仁愛,讓沙邊的鷗鷺得以棲息。天空與江水在茫茫遠處連成一片,那碧雲消散後露出無數的山巒。潮水正在下落,太陽也漸漸西垂。 十年來我每次到這裏都長久地凝神佇立。遺憾沒有人和我一起面對秋風,品嚐美味的鱸鱠、蓴羹。輕輕轉動朱弦彈奏樂曲,想要迎接湘妃作爲伴侶。一會兒明亮的月亮從霧氣籠罩的小洲那邊升起。恍惚間好像乘坐木筏到了天河之上,又怕客星冒犯星宿,惹得蛟龍發怒。我唱着划船的歌,渡過江去。
賞析
這首詞上闋以景起興,面對垂虹亭下依舊的風景,不由感嘆時光的流逝,緬懷蘇軾等古人。天水相連、碧雲去盡、山無數等景象勾勒出遼闊、蒼茫的畫面,加上潮落日暮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沉而略帶悲涼的氛圍。下闋作者通過「恨無人、與共秋風,鱠絲蓴縷」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寂寞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彈弦擬邀湘妃的情節,增加了浪漫氣息,而皓月升起,恍若乘槎河漢的奇幻想象,將情感推向高潮,既有超脫塵世的幻想,又夾雜着小心翼翼的擔憂。最後歌欸乃過江去,既有灑脫之意,又似乎帶着一絲無奈與迷茫。整首詞將寫景、懷人、抒情、幻想巧妙融合,境界開闊,情感複雜深沉,展現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