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老農喜說田家早,缺月疏星穿木杪。 洗錚燎草作晨炊,麥飯咽甘蟲食蓼。 兒牽秧馬婦攜笠,泥滑不嫌春雨少。 平疇拍拍水連堤,姑惡數聲天欲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ēng):同「鐺」,平底鍋。
  • (miǎo):樹枝的細梢。
  • (liǎo):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花多爲淡紅色或白色,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水蓼、辣蓼等。
  • 秧馬:舊時農民拔秧時所坐的器具。
  • 姑惡:鳥名,叫聲似「姑惡」,也叫「苦惡鳥」。

翻譯

老農夫高興地說着農家的清晨來得早,一彎殘月和稀疏的星星掛在樹梢上。 洗淨鐵鍋,點燃柴草做早飯,麥飯香甜,蟲子吃着蓼草。 孩子牽着秧馬,婦女帶着斗笠,道路泥濘也不嫌棄春雨下得少。 平坦的田野上,水幾乎要連着堤壩,姑惡鳥叫了幾聲,天快要亮了。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農家的清晨景象,充滿了濃郁的田園氣息。首句「老農喜說田家早」,直接表達了老農對清晨的喜愛,也爲整首詩奠定了歡快的基調。「缺月疏星穿木杪」,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接下來,詩人詳細描述了農家的生活細節,如洗鍋做飯、麥飯的香甜、人們的勞作等,展現了農家生活的樸實和勤勞。「兒牽秧馬婦攜笠,泥滑不嫌春雨少」,形象地刻畫了農民在春雨中的勞作場景,表現出他們對農事的積極態度。最後,「平疇拍拍水連堤,姑惡數聲天欲曉」,以平疇的水和姑惡鳥的叫聲,進一步烘托出清晨的寧靜和生機。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清新,生動地展現了田園生活的美好與寧靜。

鄭清之

鄭清之

宋慶元府鄞縣人,字德源,號安晚。初名燮,字文叔。鄭若衝子。寧宗嘉定十年進士。少曾從樓昉學,以能文極爲樓鑰稱賞。歷官國子學錄、太學博士。與史彌遠同策立理宗。累遷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紹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端平初,召還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時號“小元祐”。次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逾年疏請去職。淳祐九年累復左相。十一年致仕。卒諡忠定。有《安晚集》。 ► 3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