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破江城子/江城梅花引

· 程垓
娟娟霜月又侵門。對黃昏。怯黃昏。愁把梅花,獨自泛清尊。酒又難禁花又惱,漏聲遠,一更更,總斷魂。 斷魂。斷魂。不堪聞。被半溫。香半溫。睡也睡也,睡不穩、誰與溫存。只有牀前、紅燭伴啼痕。一夜無眠連曉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娟娟:明媚美好的樣子。
  • 侵門:漸漸照到門庭。
  • 怯黃昏:害怕面對黃昏帶來的孤寂與愁緒。
  • 泛清尊(zūn),酒杯。「泛清尊」指舉杯飲酒。
  • 漏聲:古代計時器漏壺的滴水聲,常暗示夜深。
  • 不堪聞:不忍心聽,不願聽到。
  • 溫存:這裏指有人陪伴安慰。
  • 曉角:報曉的號角聲 。

翻譯

明媚的霜月漸漸照到了門庭。正對着黃昏時分,心裏卻滿是害怕黃昏到來的愁緒。滿心憂愁,獨自一人對着梅花,舉起酒杯默默飲酒。這酒難以抑制我的愁情,梅花似乎也來添惱,遠處傳來漸次遠去的漏壺滴水聲,一更又一更,聲聲都觸動我傷感的靈魂。

傷感啊,傷感!那些聲音實在不忍心再聽。被子只溫熱了一半,香氣也只剩下一半。想要睡着啊,想要睡着,可就是睡不安穩,又有誰來給予我溫暖慰藉。只有牀前那通紅的蠟燭,陪伴着帶着淚痕的我。一夜無法入眠,又聽到報曉的號角聲響起,人已經消瘦了,比起那清瘦的梅花,又瘦了幾分呢。

賞析

這首詞描繪出一位孤獨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上闋寫霜月照門的黃昏時分,主人公獨自對着梅花飲酒。「酒又難禁花又惱」將主人公的憂愁具象化,酒不能排解愁緒,梅花彷彿也在添亂,而漏聲更增添了長夜的煩悶與愁思。下闋進一步渲染孤獨,主人公因愁難眠,無人可訴衷腸,只有紅燭相伴淚痕。「一夜無眠連曉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一句,以人比花瘦,將愁思累積下的憔悴盡顯,情感真摯而細膩,藉助環境、動作以及主人公內心活動的描寫,生動地呈現出濃郁的愁怨氛圍,表達出孤獨、寂寞與深深的哀愁,體現了作者在愁情寫作方面的高超藝術。

程垓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中表程之才(字正輔)之孫。淳熙十三年(1186)遊臨安,陸游爲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幾歸蜀。撰有帝王君臣論及時務利害策五十篇。紹熙三年(1192),已五十許,楊萬里薦以應賢良方正科。紹熙五年(1194)鄉人王稱序其詞,謂“程正伯以詩詞名,鄉之人所知也。餘頃歲遊都下,數見朝士,往往亦稱道正伯佳句”。馮煦《蒿庵論詞》:“程正伯悽婉綿麗,與草窗所錄《絕妙好詞》家法相近。”有《書舟詞》(一作《書舟雅詞》)一卷。 ► 1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