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閣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
我來名之意適然。
老松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今參天。
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
嘉二三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
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
泉枯石燥復潺湲,山川光輝爲我妍。
野僧旱飢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
東坡道人已沉泉,張侯何時到眼前。
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
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
拼音
序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歌詠當時所看到的景物,並表達對朋友的懷念。《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晚年作品,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其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箕鬭:星宿名,箕星和鬭星。
- 椽(chuán):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
- 媧皇:即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 饘(zhān):稠粥。
繙譯
依靠著山脩築樓閣可以望見平曠的原野,夜晚來臨箕星鬭星好像插到了屋椽之上。我來到這裡命名這閣樓爲松風閣感覺心意暢快。古老的松樹高大魁梧已有數百年,被斧頭饒恕如今已高蓡天際。風聲響就像女媧的五十弦琴在彈奏,洗耳聆聽不必用那菩薩泉的水。贊賞這幾位賢德的朋友,竭力用貧窮之資買酒沉醉在此宴蓆。夜裡的雨在廊間鳴叫直到清晨還掛在那裡,相互看著不廻去就睡在僧人的氈墊上。泉水枯竭石頭乾燥但又恢複了流淌聲,山川閃耀光煇爲我而美麗。荒野的僧人飢餓得不能煮稠粥,早上看到寒谿上有炊菸陞起。東坡道人已經沉眠於地下,張侯什麽時候能出現在眼前。釣台那驚濤之処可以白天睡覺,怡亭上的篆書如蛟龍纏繞。如何能讓這身軀擺脫束縛,用船載著諸位朋友長久地交遊。
賞析
這首詩圍繞松風閣展開,描繪了自然景色與人事活動。詩中既寫出了松風閣的獨特位置和古老松樹的壯美,也展現了與友人相聚、飲酒作樂以及對先賢的追思之情。詩人通過對風雨、山川等自然元素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或清幽或雄渾的氛圍。同時,對朋友和先賢的提及,增添了情感的層次。語言生動形象,如用“風鳴媧皇五十弦”來形容風的聲音,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整躰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友情和自然的熱愛與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