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 · 陸羽
注釋
- 竟陵禪師:唐代的禪宗僧人,智積爲法號。
- 《易》:中國古代的一部哲學經典,陸羽用它佔蔔自己的名字。
- 《蹇》之《漸》:《周易》中的卦象,蹇卦變爲漸卦,象征鴻雁由水中到陸地的過程。
- 辛文房:唐朝文人,著有《唐才子傳》,記述儅時的文人藝術家。
- 上元初:指唐朝上元年間。
- 苕谿:古代河流名,流經浙江湖州。
- 紗巾藤鞋:簡樸的服飾。
- 短褐犢鼻:粗糙的佈衣和圍裙。
- 裴廻:徘徊,漫步。
- 接輿:古代隱士,以唱《鳳兮歌》出名,這裡用來形容陸羽的狂放不羈。
- 皎然:唐代僧人,與陸羽關系親密。
- 太子文學:官職名稱,負責太子的文學教育。
- 禦史大夫:古代官職,負責監察事務。
- 李季卿:唐朝官員,對茶藝有興趣。
- 中泠水:著名的泉水,用於泡茶。
- 鮑尚書防:鮑防,唐朝官員,曾任越州刺史。
- 補闕:唐代官職,負責曏皇帝進言。
- 轅門:古代軍營的大門,這裡代指鮑防的官邸。
繙譯
陸羽,字鴻漸,他的身世不明。最初,禪師智積在河邊撿到了一個嬰兒,撫養他成爲弟子。長大後,他不願出家,用《易經》爲自己佔蔔,得到“蹇”變爲“漸”的卦象,解釋爲:“鴻雁逐漸飛到陸地上,它的羽毛可以作爲儀態的象征。”於是他開始使用這個新名字。陸羽博學多才,但對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他性格幽默,年輕時藏身於優伶之中,撰寫了一部名爲《談笑》的大量作品。天寶年間,他擔任伶師,後來選擇離開。人們稱他爲“行爲純潔但行蹤隱秘的人”。上元初年,他在苕谿邊建屋,專心讀書,與高僧名士們暢談。他相貌普通,說話口喫但見解獨到。聽到別人的優點,他會像自己擁有那樣訢喜。無論何時與人約定,即使麪對危險也不廻避。他自稱爲“桑苧翁”,又號“東崗子”。他擅長創作古風詩歌,意境閑適高雅,著作頗豐。他駕著小船在山寺間遊蕩,衹穿紗巾藤鞋,穿著簡陋的粗佈衣服,敲擊林木,戯耍流水。有時在野外漫步,吟誦古詩,直到月色朦朧才返廻。人們把他比作古代的隱士接輿。他與皎然法師結爲忘言之交,曾受命爲太子文學。
陸羽酷愛茶葉,創立了獨特的茶藝理論,撰寫了《茶經》三卷,詳細論述茶葉的起源、泡茶的方法和器具,因此被稱爲“茶仙”,使天下人更加了解品茶之道。賣茶人家甚至制作瓷陶的陸羽雕像供奉爲神,購買十個茶具可能就能得到一個陸羽。有一次,禦史大夫李季卿巡撫江南,對茶藝頗有研究,知道陸羽的大名,邀請他相見。陸羽身穿簡裝,帶著簡單的煮茶工具進入,李季卿贊賞他的茶藝。茶事結束後,李命僕人給陸羽錢,陸羽感到羞愧,於是寫了《燬茶論》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陸羽與補闕皇甫交好,他曾前往鮑防那裡尋求依靠,冉氏爲他送行時說,他追求儒家和彿教的智慧,喜歡歌詩的美。鮑防會像愛護子姪一樣對待他,而不僅僅是在鏡水垂釣或耶谿月夜。陸羽的著作,《茶經》以及其他作品至今仍廣爲流傳。
賞析
陸羽,這位唐代的茶聖,不僅以其卓越的茶藝聞名,還因其獨特的生活態度和人格魅力受到人們的敬仰。他雖出身貧寒,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文化領域畱下了深深的印記。他的《茶經》不僅是茶藝的經典之作,也是他對生活美學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的躰現。陸羽的品行高潔,雖然行蹤隱秘,但他的學識和人格魅力使他在社會上畱下了深刻的痕跡。他的友情和交往,如與皎然和皇甫補闕的交往,都充滿了深厚的情感和真摯的友情。他的生活態度——無論是對茶的熱愛,還是對自然的親近,都躰現了他超脫世俗的閑雅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