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見美人採荷詩

蔆莖時繞釧,棹水或沾妝。 不辭紅袖濕,唯憐綠葉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等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 (zhào):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繙譯

常常看到那美麗的女子採荷,菱莖不時纏繞在玉鐲上,劃船撥水有時會沾溼了妝容。不嫌棄紅色衣袖被打溼,衹喜愛那綠葉散發的清香。

賞析

這首詩將採荷女子的姿態生動地展現出來。詩中通過“菱莖時繞釧”描繪出女子在採荷時菱莖與她的釧相互纏繞的情景,給人一種細膩而生動的畫麪感。“櫂水或沾妝”則寫出女子勞作時水偶爾沾溼了妝容,表現出其專注採荷的狀態。後兩句躰現出女子對採荷這件事的投入以及對荷葉清香的喜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以清新的筆觸刻畫了活潑的採荷場景和女子形象。

劉孝綽

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綽,小字阿士。七歲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詔誥,號“神童”。梁武帝天監初,起家著作佐郎。後遷尚書水部郎。作詩得武帝嗟賞。累擢祕書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終祕書監。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