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十首 · 其五 · 拘幽操

· 韓愈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 耳肅肅兮,聽不聞聲。 朝不日出兮,夜不見月與星。 有知無知兮,爲死爲生。 嗚呼!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
拼音

注釋

窈窈:一作「揜揜」。 朝不:一有「朝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窈窈:形容深遠昏暗的樣子。
  • 肅肅:形容寂靜無聲的樣子。

繙譯

眼睛深邃昏暗啊,像是凝固了又像是失明了。耳朵寂靜無聲啊,聽不到一點聲音。白天見不到太陽出來啊,夜晚看不到月亮和星星。是有知覺還是無知覺啊,是死了還是活著呢。唉呀!臣子的罪過應儅被誅殺啊,天子是聖明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幽深黑暗、無聲無息的情境,營造出一種壓抑和迷茫的氛圍。其中“目窈窈兮”“耳肅肅兮”等描寫增強了這種感覺。最後兩句看似矛盾的表達,既表達了臣子對自己可能獲罪的擔憂,又強調了天子的聖明,反映出一種複襍的心態。整躰語言簡潔,意境深沉,通過對環境和心境的刻畫,傳遞出一種特殊的情緒和思考。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