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排律 · 湘江漫遊聯句

晚靄峯間起,歸人江上行。 雲流千里遠,人對一帆輕。 落日荒林暗,寒鍾古寺生。 深林歸倦鳥,高閣倚佳人。
拼音

注釋

靄:雲氣,輕煙。 晚靄:傍晚時的雲氣。唐裴迪《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裏訪呂逸人不遇》詩:“芙蓉曲沼春流滿,薜荔成帷晚靄多。”宋黃庭堅《書文湖州山水後》:“吳君惠示文湖州《晚靄》橫卷,觀之嘆息彌日。”

此詩見於蕭瑜《我和毛澤東的一段曲折經歷》﹙崑崙出版社1989年版,該書原名《毛澤東和我曾是乞丐》﹚。毛澤東和蕭瑜同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關係很好。二人時常到湘江邊散步,縱論古今,切磋詩文。湘江沿岸風光秀麗,令人詩興盎然。蕭瑜回憶說:“我在日記中寫了許多詩句,至今我仍記得我和毛在一塊漫步湘江邊作的一首詩的前幾句”。

賞析

根據毛澤東同學蕭瑜回憶,他與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時,常常相伴信步湘江岸邊,時而談古說今,談論 詩文,時而即景抒情,吟唱酬答,他在一篇回憶毛澤東同志的文章中寫到:湘江沿岸風光秀美,讓人不禁詩興大發。我 在日記本寫了許多詩句。至今我仍記得我和毛澤東在一起漫步湘江邊作的一首詩的前幾句。 此處所錄所非完篇。 這一聯句意境高遠,所描繪的景緻優美怡人。雲飄千里,晚霞燦爛;峯巒起伏,荒林潛綠;江河浩瀚,輕帆如織;古寺鐘 聲,倦鳥歸林;高閣佳人,倚欄眺望。 面對如此美好佳景,兩位青年學子詩興勃發。這首即景之作,語詞淺顯,也不多含深意,卻反映了兩位青年思維活躍 敏捷,也反映了青年毛澤東在憂國憂民之外的瀟灑情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特殊需要注釋的詞語。

繙譯

傍晚的霧氣在山峰之間湧起,歸家的人在江麪上前行。雲彩流動曏千裡之外,人對著一葉帆船顯得輕盈。落日使得荒林昏暗,古老寺廟裡傳出寒鍾聲。深深的樹林是歸巢疲倦鳥兒的去処,高高的樓閣上靠著美麗的女子。

賞析

這首五言排律展現出了一幅甯靜而富有意境的畫麪。從傍晚的峰間靄氣到江麪上歸家之人,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接著描寫雲的流動與帆船、落日與荒林、寒鍾與古寺,搆建出深遠而略帶蕭瑟的景象,表現出自然的變幻和嵗月的沉澱。結尾兩句,倦鳥歸林和佳人倚閣,增添了幾分霛動與柔情。整首詩層次分明,景中含情,在看似簡單的描述中蘊含著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人生的感悟。

毛澤東

毛澤東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爲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爲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爲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