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哀

死喪人之戚,況為骨肉親。 所喪在遠道,孤苦益酸辛。 秋風衰勁草,天地何不仁。 駕言陟陰嶺,川原低暮曛。 臨空奮遠響,寒飆逐雁群。 一月照兩地,兩地不相聞。 秉燭入房中,孔懷託幽夢。 相見不暫畱,苦慮晨雞弄。 寄裙頻致辭,毋使薄寒中。 言笑若生平,奚以懷憂慟。 起坐弄朱弦,弦亂難為理。 凉風叩庭扉,開扉疾審視。 月落霜天冥,路遠空延企。 掩戶就衾枕,猶憶夢見之。 輾轉不能寐,淚落如垂絲。 扁舟浮滄海,去住隨風波。 浩淼不可測,起伏驚蛟鼉。 仙人御離合,聒耳如哀歌。 海立天俯仰,安危在刹那。 一朝落玄渚,堯桀無殊科。 救死恐不及,豈復悲坎坷。 坎坷復踽踽,慷慨懷汨羅。 孤篷豈足惜,狂瀾滿江河。 區區百年內,力命相劖磨。 蓬萊徂弱水,南屛落葉多。 所違不在遠,隔目成關河。 生別已惻惻,死別當如何。 感此百念結,巨浪如嵯峨。 噰噰鶺鴒鳥,雙飛掠舷過。 與君為兄弟,匆匆三十年。 十年余少小,罔知憂苦煎。 十年各南北,一百無良緣。 其間十年內,孤苦各相憐。 靑燈課我讀,文彩勵先鞭。 慈母慮孤弱,一夕魂九遷。 弱冠弄文史,寸草心拳拳。 關東遭兇亂,飛鴻驚寒弦。 南奔歷艱險,意圖骨肉全。 辛苦歸閭裏,母已長棄捐。 無言執兄手,淚淚雍門弦。 相攜出門去,顧影各涓涓。 弟就遼東道,兄航燕海邊。 海上各為別,一別已終天。 回思十載上,泣語如眼前。 見兄不見母,今兄亦亡焉。 兄亡歸母側,孑身苦迍邅。 地下語老母,兒命靑絲懸。 老母喜兄至,淚落如流泉。 同根復相愛,怎不雙來還? 朔風吹急雪,蕭蕭徹骨寒。 冰礫裹蹄足,蹇騾行蹣跚。 寸進復回卻,蜷曲以盤桓。 盤桓不能進,人心似彈丸。 汽車就中道,人畜各喜歡。 一日騁千里,無異策虬鸞。 余心復急切,長夜路曼曼。 路長亦不惡,心怯且自寛。 吉凶非目睹,疑信持兩端。 驅車入城郭,行近心內酸。 入門覓兄語,尙懷握手歡。 孤棺委塵土,一瞥摧心肝。 千呼無一應,掩面不忍觀。 僕夫語疾語,一一無遺殘。 依依僮僕輩,今作骨肉看。 故舊默無語,相視各汍瀾。 中夜不成寐,披衣扶孤棺。 孤棺萬古閉,悲夢無疑團。 側身覽天地,撫胸一永嘆。
拼音
陳獨秀

陳獨秀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陳慶同 ,陳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人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