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列

· 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 莫不有終期,莫不有終期。 聖賢不能免,何爲懷此憂? 願螭龍之駕,思想崑崙居。 思想崑崙居,見期於迂怪。 志意在蓬萊,志意在蓬萊。 周孔聖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陶陶誰能度? 君子以弗憂,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拼音

注釋

厥初生:萬物的剛剛產生。 造化:大自然。 陶:陶器。用如動詞,有創造、化育之意。 莫不:不可能沒有。雙重否定,則爲肯定之意。 終期:末日,滅亡。 莫不有終期:重複上句,下“思想崑崙居”等句同此,均爲樂府詩配樂時所需。 何爲:爲何,爲什麼。 螭:傳說中無角的龍。 駕:拉車。 崑崙:古代神話中西方的神仙。 見期:期望見到。 迂怪:神靈怪異。《山海經》記載,崑崙山有“虎身九尾”、“人面虎爪”的靈怪。 志意:心願,目的。 蓬萊:蓬萊山,神話中東海里三座神山之一。山上有神仙和長生不死之藥。 周孔:周公和孔子,古代被稱爲聖人。 徂落:同“殂落”,死亡。 會稽:山名。在今浙江紹興東南。相傳夏禹東巡於此,大會諸侯,旋即病死並埋葬這裏。 墳丘:指大禹的墳墓。今紹興有禹陵。 陶陶:漫長 君子: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弗:不 奈何:如何,怎麼辦。 “時過時來微”句:韶光易逝,來日無多,更應及時努力。時過,年華已逝;時來,未來的時光;微,少。

《精列》是曹操遊仙詩代表作,爲樂府舊題。精,指人的精氣神,爲人之生命的根基。列,同“裂”,分解。精氣神分裂,則意味着人的衰老和死亡,表現了詩人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明確認定,各種事物的終歸滅亡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規律,同《龜雖壽》一詩一樣是唯物的。但同時又幻想求仙長壽,發出唯心論呼喊。篇末的時不我待之感,說明他在幻想中也沒有忘記對統一大業的追求。

賞析

本詩爲曹操遊仙詩代表作,有人認爲“精列”即鶺鴒,亦即精衛,也有人認爲是精氣分解,還有人認爲是精要之語的強調重列,不能斷案。曹操素懷統一華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年已遲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業,於是他想到要去崑崙、蓬萊尋求長生之術,來完成他未竟的事業。更多曹操古詩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曹操專欄。但是,正當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時,現實與期想的矛盾,又使他發出了“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的感嘆。
曹操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爲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爲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爲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爲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啓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爲“改造文章的祖師”。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