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
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捲簾:捲起或掀起簾子。
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序
《菩薩蠻·春閨》是明末清初女詞人徐燦所創作的一首作品。這是一首閨怨詞,描寫了人在愁緒中,雨是藉以訴情的最佳友伴。
這是一首閨怨詞。人在愁緒中,雨是藉以訴請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壓蕊絲絲雨」,眞切地寫出春雨的綿長輕潤。但這絲雨「困」花「壓」蕊,原來也像是了解了閨中女子的愁腸,一任默默地飄灑相伴。「斗帳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紅羅繡帳裏卻不能成寐,便更覺得春夜的清寒。「抱」,寫出閨中人之孤單無助,惟有抱「春寒」而已。「夢中何處山」,獨自尋夢,夢裏山重水遠,幷不能遇見自己所思念的人。下闋,「捲簾風意惡」,因心事凄迷,便覺得連吹捲起珠簾的風也欺悔人。這是以「我」之眼觀物的寫法,此語看似極無理,實則極含情。惟究詞人心緒何以如此之壞,「淚與殘紅落」拖出了幷不難猜的謎底:原來是看流水逝花,嘆歲月流轉,恐年華不再,故而淚與殘紅落。結句乃把一段心事,付與自由飄舞的楊花,盼著遠人也如楊花般早日回家。全詞格調清新秀雅,雖寫一般閨情,而不一味抑鬱不歡,能於詞中獨賦一種綿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長。

徐燦
徐燦(約公元1618-公元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著名女詞人、詩人、書畫家。明光祿寺丞徐子懋的次女,明末清初名宦、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室,祖姑徐媛亦是蘇州才女,從夫宦遊,封一品夫人。“幼穎悟,通書史,識大體”,婚姻生活美滿,多愁善感,能寫詞,水平直與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相提並論,陳維崧雲:“徐湘蘋才鋒遒麗,生平著小詞絕佳。蓋南宋以來,閨房之秀,一人而已”,陳廷焯亦云“國朝閨秀工詞者,自以徐湘蘋爲第一。”。早年曾入蕉園詩社,和顧玉蕊、柴靜儀、林以寧、朱柔則等號稱“蕉園五子”。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九月,陳之遴父陳祖苞因事下獄,臨刑前在獄中服毒自盡。之遴受牽連,判以“永不錄用”。明亡後,陳之遴即刻降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隨夫流放到盛京(今遼寧瀋陽巿)。同年十月朝廷念其對大清有功,令其返北京入旗。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陳之遴又因罪全家“流徙盛京,家產籍沒” 。平時閱讀《道書》、《丹資經》打發時間。康熙五年(公元1666)九月,陳之遴病死尚陽堡,長子、次子及幼子相繼離世。康熙十年(公元1671),聖祖巡視盛京,徐燦上疏乞求扶櫬以還,得到准許。晚年信佛,更號紫言,居新倉小桐溪上之南樓。她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淨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餘》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事蹟見黃嫣梨《清代四大女詞人》,鄧紅梅《女性詞史》,葉嘉瑩《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
► 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