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枝 · 對酒肯教歡意盡

對酒肯教歡意盡?醉醒懨懨,無那忺春困。錦字雙行牋別恨,淚珠界破殘妝粉。 輕燕受風飛遠近,消息誰傳,盼斷烏衣信。曲几無憀閑自隱,鏡奩心事孤鸞鬢。
拼音

注釋

教:使,讓。 懨(yān)懨:萎靡疲乏態。 無那:無奈。 忺(xiān):將欲,又即。 春困:春日使人精神疲倦,給人帶來苦惱。 「錦字雙行牋別恨」句:用前秦蘇蕙織錦回文典。《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爲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爲迴文旋圖詩對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悽惋。」 牋,即箋,題寫。辛稼軒《一翦梅·記得同燒此夜香》詞:「錦字都來三兩行,千斷人腸,萬斷人腸。」 「淚珠界破殘妝粉」句:意爲淚珠流下,打濕臉上殘褪的脂粉,劃出條條界綫。界破,劃破。宋子京《蝶戀花·情景》:「淚落胭脂,界破蜂黃淺。」 「輕燕受風飛遠近」句:化意杜少陵《春歸》句:「遠鷗浮水靜,輕鷰受風斜。」 誰傳:一作「難傳」。 「盼斷烏衣信」句:用燕子傳書典。《開元天寶遺事·傳書燕》:「長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紹蘭,適巨商任宗。爲賈於湘中,數年不歸,復音書不達。紹蘭目睹堂中有雙燕戲於梁間,蘭長嘆而語於燕曰:『我聞燕子自海東來,往復必徑由於湘中。我婿離家不歸數歲,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憑爾附書,投於我婿。』言訖淚下,燕子飛鳴上下,似有所諾。蘭復問曰:『爾若相允,當泊我懷中。』燕遂飛於膝上。蘭遂吟詩一首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小書其字,繫於足上,燕飛鳴而去。任宗時在荆州,忽見一燕飛鳴於廳上,宗訝視之,燕遂泊於肩上,見有一小封書,繫在足上。宗解而視之,乃妻所寄之詩,宗感而泣下,燕復飛鳴而去。宗次年歸首,出詩視蘭。後文士張説傳其事,而好事者寫之。」烏衣,即燕子。 曲几:即几案、案。古人席地而坐,座旁置案,用以倦時少倚。 無憀(liáo):同「無聊」。 隱:倚靠。 「鏡奩(lián)心事孤鸞鬢」句:謂鏡中映出男子的鬢髮。鏡奩,即鏡匣;孤鸞,喩別離的男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懕懕:精神萎靡的樣子。
  • 無那:無奈。
  • 忺(xiān):高興,適意。
  • 錦字:用錦織成的字,指書信。
  • 牋(jiān):同“牋”,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
  • 界破:劃破。
  • 輕燕:輕盈的燕子。
  • 烏衣信:代指書信。
  • 曲幾:曲折的幾案。
  • 無憀(liáo):無所依賴,空閑而煩悶。
  • 鏡匳(lián):女子梳妝用的鏡匣。
  • 孤鸞:本指孤單的鸞鳥,常用來比喻孤獨或失偶。

繙譯

對著美酒怎肯讓歡意消逝?醉酒醒來精神萎靡,無奈被那春天的睏倦所擾。書信上寫著兩行離別之恨,淚珠劃破舊時的妝粉。輕盈的燕子隨風飛翔忽遠忽近,消息由誰來傳遞,盼望斷絕了那烏衣傳來的書信。曲折的幾案上因無所事事而閑坐隱身,鏡匣背後隱藏著如孤鸞般的心事和斑白的雙鬢。

賞析

這首詞抒發了一種寂寞惆悵的情感。開篇寫盡情飲酒卻難觝歡意將盡,表現出內心的空虛和無奈。“醉醒懕懕,無那忺春睏”進一步烘托出精神的慵嬾和被春睏所擾的狀態。“錦字雙行牋別恨,淚珠界破殘妝粉”則通過書信和眼淚細致地刻畫了離別之痛。下闋借飛燕和烏衣信表達了對消息的期盼和等待的焦急,以及等待落空後的孤獨落寞。“曲幾無憀閑自隱”躰現出作者的無聊煩悶,而“鏡匳心事孤鸞鬢”則揭示了內心深処的憂愁和嵗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詞用詞細膩,情感深沉,通過一系列景象和情感的交融,生動地展現了一種孤寂和哀怨的心境。

王鵬運

王鵬運

清廣西臨桂人,字佑遐,號幼霞,晚號半塘老人、鶩翁。同治九年舉人。光緒間官至禮科給事中,在諫垣十年,上疏數十,皆關政要。二十八年離京,至揚州主學堂。卒於蘇州。工詞,爲晚清名家之一,有《味梨詞》、《鶩翁詞》等集,後刪定爲《半塘定稿》。又匯刻《花間集》及宋、元諸家詞爲《四印齋所刻詞》。 ► 1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