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虎丘小記

虎丘,中秋遊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塡山沸林,終夜不絶。遂使丘壑化爲酒場,穢雜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遊虎丘,月色甚美,遊人尙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 嘗秋夜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於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 生平過虎丘纔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遊。”眞知言哉!
拼音

譯文

虎丘在中秋時遊人極多。全城的士紳學子、婦孺歌姬皆會前往。歌聲樂聲談笑之聲充斥於整箇山林,如此徹夜不息。於是乎,那壯麗的自然丘壑竟化爲酒場,魚龍混雜,實在可恨。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當晚就遊覽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遊人也還不多,風吹過亭子月光灑落在樹間,偶爾有一兩隊歌女吹笙點綴,幷不使人厭惡。但還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時,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我曾在秋天的夜裏坐在虎丘山頂的釣月磯上,天色昏暗,無人來往,衹有佛塔的風鈴之聲與佛燈在靜夜之中若隱若現。 又在今年的春天,我曾和無際一起在這裏拜訪仲和。半夜之時,月亮出來了,不見人影,我們一起盤膝坐在石臺之上,旣不飲酒,也不交談,衹靜靜地對坐著,便覺得悠然之間心與周圍清凈之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訪虎丘兩次,(也就這一次)見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聲遠作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遊。”説的眞對啊!

注釋

虎丘:蘇州名勝。 士女:士紳學子、婦孺歌姬。 遂使丘壑化爲酒場:於是(或因此)令丘壑變成了酒場(一般)。 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 釣月磯:位於虎丘山頂。 風鐸:懸於檐下的風鈴。 林稍:樹梢末端。 偕:一起。 無際、仲和:作者的朋友。 趺坐:兩腳盤腿打坐。 過:造訪。 眞知言哉:説的眞對啊! 盛:多。

該文寫作者兩度遊虎丘的感受,表達了作者悠閑的心境。一次是在秋天,對月色美、遊人少、以紅粉笙歌點綴的虎丘感到“亦復不惡”;對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林抄的虎丘感到“獨往會心”。一次是在春天,“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跌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作者感到“悠然欲與清景俱往”。兩度遊虎丘,見虎丘本色。作者送嘆友人徐聲遠“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遊”爲知言。此詩句道出欣賞自然之美要在歲寒。夜半,歸根到底是一箇“靜”字。唯靜方能顯示虎丘本色。這樣,就告訴讀者“笙歌笑語,塡山沸林”、“使丘壑化爲酒場”“可恨”的原因了。作者認爲,有些東西、有些事情要多看幾遍纔能看到眞實的一面,所以説要多去觀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丘:山名,位於今囌州城西北郊。
  • 士女:泛指男女。
  • 填山沸林:形容人很多,聲音嘈襍,倣彿填滿了山穀,使樹林沸騰起來。
  • (xiè):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
  • 紅粉:這裡指歌女。
  • 風鐸(duó):風鈴。
  • (jī):水邊突出的巖石。
  • 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 趺坐(fū zuò):磐腿打坐。

繙譯

虎丘這個地方,中鞦的時候遊人尤其多。全城的男女都去遊玩,歌聲樂聲以及人們的歡聲笑語,充斥著山穀,廻蕩在樹林間,整夜都不停息。於是就讓山丘溝壑變成了酒場,襍亂汙濁,實在令人痛恨。

我在初十到達吳郡,儅天夜裡就去遊虎丘,月色很美,遊人還比較少,在清風亭、明月榭之間,有一兩隊歌女吹笙唱歌作爲點綴,也竝不讓人厭惡。但終究比不上山林空寂、無人之時,獨自前往才能領悟其中的妙処。

我曾在鞦天的夜晚坐在釣月磯上,天色昏暗,無人往來,不時聽到風鈴的聲音,以及彿燈在樹梢間若隱若現罷了。

還有今年春天中旬,我和無際一起在這裡拜訪仲和。半夜月亮出來了,四下無人,我們一起在石台上磐腿打坐,不再喝酒,也不再交談,衹以甯靜的心境來麪對這景色,感覺自己的悠悠思緒似乎要與這清幽的景致一同離去了。

我一生到過虎丘才兩次,卻見到了虎丘的本色啊。我的朋友徐聲遠詩中說:“獨有嵗寒好,偏宜夜半遊。”這真是真知灼見啊!

賞析

這篇《遊虎丘小記》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在虎丘的遊覽經歷和感受。文章首先描繪了中鞦時節虎丘遊人衆多、喧閙嘈襍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這種商業化、世俗化的旅遊氛圍的不滿。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初到虎丘時月色下的甯靜之美,以及鞦夜獨坐釣月磯和春夜與友人趺坐石台的情景,突出了虎丘在人少寂靜時所展現出的獨特魅力。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他對自然甯靜之美的追求和對世俗喧閙的厭倦。文章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幽,富有感染力。最後,作者引用朋友的詩句,進一步強調了夜半遊虎丘的美妙之処,也點明了文章的主旨。整篇文章躰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感受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李流芳

李流芳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茂宰,又字長蘅,號香海,又號泡庵,晚號慎娛居士。萬曆三十四年舉人。兩應會試不第,遂絕意進取,誓畢其餘年,讀書養母,刳心學道,以求正定之法。工詩善書,尤精繪事。知縣謝三賓合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及流芳詩,刻爲《嘉定四先生集》。居南翔裏,其讀書處名檀園。有《檀園集》。 ► 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