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曲

棹歌來揚女,操舟驚越人。 圖蛟怯水伯,照鷁竦江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櫂(zhào)歌:行船時所唱的歌。 敭女:敭州的女子。 操舟:駕駛船衹。 越人:古代越國的人。 圖蛟:繪有蛟龍圖案的船。 水伯:傳說中的水神。 鷁(yì):一種水鳥,古代常畫在船頭上,這裡指船頭。 竦(sǒng):使……驚懼。 }

繙譯

{ 敭州的女子唱著船歌,駕船的擧動讓越國之人驚歎。 繪有蛟龍圖案的船讓水神心生膽怯,裝飾著鷁鳥的船頭使江神也感到驚懼。 }

賞析

{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行船場景。詩中通過“櫂歌來敭女,操舟驚越人”,展現了敭州女子的歌聲和高超的駕船技藝,引起了越國之人的驚奇。“圖蛟怯水伯,照鷁竦江神”則運用誇張的手法,描述了船衹的威武,倣彿連水神和江神都爲之驚懼。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生動地表現出了行船的壯觀和氣勢。 }

蕭子顯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景陽。蕭子恪弟。齊封寧都縣侯,拜給事中。入樑,降爵爲子。好學,工屬文。歷侍中、國子祭酒、吏部尚書。官終吳興太守。嘗作《鴻廬賦》,爲沈約所讚賞。精史學,據沈約、吳均、檀超、江淹等稿,撰《南齊書》,又撰《後漢書》、《貴儉傳》等。今僅存《南齊書》。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