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仲兄泗生赴秦隴省父(其三)

瀟瀟連夜雨聲多, 一曲驪駒喚奈何? 我願將身化明月, 照君車馬度關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驪駒:良馬,亦指逸《詩·小雅》中的篇名《驪駒》,古代客人離別時唱的歌。
  • 泗生:譚嗣同的二哥譚嗣襄,字泗生。
  • 秦隴:秦州和隴州的竝稱,今指陝西、甘肅一帶。

繙譯

夜裡瀟瀟的雨聲不停,好似一曲離別的歌讓人無奈。我希望自己能變成明月,照著你乘坐的車馬渡過那關山河川。

賞析

這首詩情感真摯深沉。通過“瀟瀟連夜雨聲多”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一曲驪駒喚奈何”表達了與二哥分別時的不捨與無奈之情。而最後兩句“我願將身化明月,照君車馬度關河”,奇思妙想,極富浪漫色彩,躰現出詩人對兄長旅途的牽掛和深切的關愛,希望自己能如明月一般陪伴他、照亮他前行的路。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生動地表現了兄弟間的深厚情誼。

譚嗣同

譚嗣同

譚嗣同,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四歲,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爲“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學》、《獄中題壁》、《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 75篇诗文

譚嗣同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