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 欲雪

· 汪莘
儻來無定,浮生如寄,休説眞非眞是。道人半睡半醒時,全身在、碧霄宮裏。 風師四起,雲君六合,茅舍有何準擬。待他雪陣打窗來,旋披起、半牀紙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儻(tǎng)來:意外得來,偶然得到。
  • 浮生如寄:人生短暫、虛浮,就像暫時寄託在世間。
  • 真非真是:是是非非難以說清。
  • 碧霄宮: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宮殿,這裏指一種空靈超脫的境界。
  • 風師:古代神話中的神祇,掌管風。
  • 雲君:神話中雲神。
  •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
  • 準擬:料想,打算。
  • :隨即,立刻。

翻譯

世間之事意外無常,人生就像是暫時寄存在這天地之間,不要再去糾結到底是非對錯。我處在半睡半醒的朦朧之中,彷彿整個身心都置身於那空靈的仙界。此時,風神在四周掀起狂風,雲神佈滿了整個天地,這簡陋的茅屋又怎能預判這變化。等那雪花陣陣拍打在窗戶上的時候,我立刻披上那半牀紙被,靜享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詞充滿了道家的超脫與豁達思想。上闋開篇「儻來無定,浮生如寄」,表達出對世事無常和人生短促的感慨,否定了世俗中對是非真假的執着判斷,頗有看破塵世之感。「道人半睡半醒時,全身在、碧霄宮裏」,營造出一種空靈、超脫的意境,展示了詞人擺脫塵世困擾後精神上的逍遙自在。下闋利用「風師四起,雲君六合」描繪出大自然風雲變幻的宏大場景,與「茅舍有何準擬」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人類的渺小和世事的不可預測。最後「待他雪陣打窗來,旋披起、半牀紙被」,以一種悠然自得的姿態,表現出詞人順應自然,坦然面對外界變化的心境,盡顯豁達、閒適的超凡心態 ,體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人生境界和瀟灑風度。

汪莘

宋撫州臨川人,字叔野。汪革弟。高宗建炎二年進士。爲呂希哲門人,學行亞於其兄。喜爲詩歌,齋名歸愚。爲洪州推官。卒年七十餘。有《歸愚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