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彈鋏西來路。記匆匆、經行十日,幾番風雨。夢裏尋秋秋不見,秋在平蕪遠樹。雁信落、家山何處。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留不住,少年去。
男兒事業無憑據。記當年、悲歌擊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誰更識、此時情緒。喚起杜陵風月手,寫江東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羈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彈鋏(jiá):用馮諼彈鋏而歌的典故,指希望得到賞識或重用。
- 平蕪: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 菱花:鏡子。
- 悲歌擊楫:用祖逖中流擊楫的典故,表達奮發圖強的決心。
- 箕踞(jī jù):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着,形狀像箕,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法,這裏表示豪邁不羈。
- 杜陵:指杜甫,因其曾居長安杜陵,故稱。
翻譯
我懷揣着希望踏上西行之路。匆匆之間,已走過十日,歷經幾番風雨。在夢中尋找秋天卻找不到,秋天在那草木叢生的廣闊原野和遠方的樹木中。大雁傳信落下,我的家在何處呢。萬里西風吹動着我的雙鬢,我對着鏡子,自嘲自己怎麼變成了這樣。青春年少一去不復返,再也留不住了。 男子漢的事業沒有依靠。記得當年,像祖逖那樣奮發圖強,悲歌慷慨,喝酒盡興後豪邁不羈地坐着。我腰間佩着光芒閃耀的三尺長劍,時常在燈下撫劍自言自語。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我此時的心情呢。我希望能喚起像杜甫那樣的詩才,寫下關於江東渭北的相思詩句。吟唱這首詞,來慰藉我這羈旅之人的愁苦。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詞人西行的經歷和感慨,通過描繪風雨兼程的行程、尋秋不得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表達了身世飄零之感。下闋則抒發了詞人對事業無成的悲憤和對知音難覓的孤獨,同時回憶起當年的壯志豪情,更凸顯出現實的不如意。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蒼涼,用典貼切自然,將個人的情感與歷史典故相結合,增強了詞作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詞中的寫景、抒情、敘事相互交融,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詞人內心的複雜情感。

劉過
劉過,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湖北襄陽人,後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於廬陵(今江西吉安)。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爲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爲“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 4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