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行
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彷佛躔西東。
我泛靈槎出塵世,搜索異境窺神功。
一朝登臨重嘆息,四時想像何其雄。
捲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浪吹長空。
舟摧岸斷豈足數,往往霹靂搥蛟龍。
寒蟾八月蕩瑤海,秋光上下磨青銅。
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
蓬萊久聞未成往,壯觀絕致遙應同。
潮生潮落夜還曉,物與數會誰能窮。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雲南來入我望,又起歸興隨徵鴻。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區西北,原在長江中,後因泥沙淤積,與南岸相連 。
- 杳(yǎo):深遠、幽遠。
- 滄溟:大海。
- 乾坤:天地。
- 躔(chán): 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
- 靈槎(chá):神話中往來天上的木筏。這裏借指船。
- 捲簾:捲起簾子。
- 寒蟾: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用以指月。
- 瑤海:清澈、美好的大海。
- 物與數會:事物和命運的遭際。「數」指命運。
- 安微躬:使自己微薄之軀安身。「微躬」,是作者自指。
翻譯
金山深遠地處在大海之中,那如雪的山崖、如冰的柱子,好似仙宮漂浮其上。 天地從古至今一直護持着它,日月彷彿在它周圍東昇西落。 我乘船駛出塵世,探尋這奇異之境,窺探大自然的神奇功力。 一旦登上金山不禁再次深深嘆息,無論何時想象,它都是多麼雄偉壯觀啊。 夜裏在閣樓上捲起簾子,北斗星彷彿就掛在眼前;巨大的鯨魚掀起波浪,在長空呼嘯。 船隻被摧毀、海岸被沖斷這類的景象已數不勝數,常常還有霹靂般的浪濤捶打着蛟龍。 八月的明月在澄澈的大海上盪漾,秋天的光芒上下映照,彷彿在打磨青銅鏡。 鳥兒飛翔天際,無邊的暮色天空一片碧藍;悠悠的漁歌忽然被蘆花間的風聲打斷。 早就聽說蓬萊仙境,卻一直未能前往,想來那裏的壯觀極致與金山應該是相同的。 海水潮起潮落,夜晚過去早晨又來,事物與命運的遭際,誰又能徹底探究清楚呢? 人生百年,身形與影子白白地辛苦奔波,我真想就在此地安身。 白雲從南方飄來映入我的眼簾,又喚起我隨那南飛的大雁歸家的興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山壯麗奇幻的美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磅礴氣勢。詩開篇點出金山在海中的位置,「雪崖冰柱浮仙宮」形象地寫出金山如仙宮般縹緲奇幻。「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彷佛躔西東」寫盡金山歷經古今,在天地間的永恆與宏大。中間部分作者細膩地描寫了金山上日夜不同的奇景,夜有掛北斗、駕浪的大鯨、震撼蛟龍的霹靂;秋夜有明月照海如磨青銅,暮有鳥飛、歌斷蘆花風的清幽。
詩人以豐富的想象、誇張的手法,如「捲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浪吹長空」等句,展現出金山景象的震撼之感。詩中還融入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物與數會誰能窮」表達對事物和命運的迷茫,最後又爲白雲喚起歸興,在壯觀景色的描繪中,交織着對自然的讚歎、對人生的感慨和淡淡的思鄉之情,層次豐富,意境開闊。
郭祥正
宋太平州當塗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爲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籤書保信軍節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爲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闢,以軍功爲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後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
郭祥正的其他作品
- 《 漳南王園樂全亭席上呈同遊諸君坐客劉公曰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可以賦詩浪士勇起索筆即其言綴成長調文不加點 》 —— [ 宋 ] 郭祥正
- 《 和楊公濟錢塘西湖百題 其四十 石橋 》 —— [ 宋 ] 郭祥正
- 《 至萬安寄吉守李獻父大夫 》 —— [ 宋 ] 郭祥正
- 《 原武按堤 》 —— [ 宋 ] 郭祥正
- 《 雨中懷倪敦復因以密雲團寄之二首 》 —— [ 宋 ] 郭祥正
- 《 再登南樓懷元輿三首 其三 》 —— [ 宋 ] 郭祥正
- 《 嚴氏西齋 》 —— [ 宋 ] 郭祥正
- 《 樂遊軒呈運使陳大夫 》 —— [ 宋 ] 郭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