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與幾被召赴闕

嗟我老已疲,掛冠歸舊廬。 素乏二頃田,無可把犁鋤。 窮年小山下,獨伴千卷書。 作止隨古人,襟懷稍欣如。 又無樽中酒,能延故人車。 感君數相過,氣豁眉宇疏。 天馬出月窟,回薄萬里餘。 其才無不宜,祿仕猶拘拘。 忽聞明廷詔,一節馳輕輿。 往必陟臺省,公言壯皇圖。 潛心救世弊,肯意爲身謨。 法密吏愈偷,食衆財益虛。 末大本漸弱,豈在專防胡。 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籲。 細碎何足論,綱舉網不踰。 譬彼脈已病,其身尚膏腴。 要當速內究,珍丸應時須。 良醫望數公,潤澤回焦枯。 願如範文正,挺持真丈夫。 老死見太平,委棄甘路衢。
拼音

郭祥正

宋太平州當塗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爲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籤書保信軍節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爲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闢,以軍功爲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後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