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中尚書見招同諸公登雨華臺

城南五里近,驅車稍停休。 層臺臨古剎,欣陪清淨遊。 憑高送遠目,考古思名流。 更讀琳琅篇,敘事何其周。 屍黎與法雲,接跡居巖幽。 趣將金仙諧,行匪邪徑由。 至今手植鬆,千丈騰龍虯。 悟發特異衆,妙齡已依劉。 天華無根蒂,應講來飛浮。 帝釋昔舉手,此理誰可侔。 邇來表前蹤,新亭壓鰲頭。 空渚棲古月,大江浴清秋。 曠懷出十地,壯氣橫九州。 三山連天門,水府臥金牛。 故國羅綺滅,深宮榛莽留。 興亡千歲間,愁緒如繰抽。 惟餘北嶺雲,無心自悠悠。 高鴻正飛冥,網羅安得收。 公等真丈夫,問學皆淵丘。 不應持使旄,歸合登瀛洲。 桓桓鼎鼐司,落落金馬儔。 君臣若堯舜,明良互賡酬。 胡爲慕瞿聃,玄微解而優。 願舒三日霖,慰此旱歲求。 乾坤涵潤澤,使我醉兩眸。 咄嗟勿重陳,玉樹後庭謳。
拼音

郭祥正

宋太平州當塗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爲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籤書保信軍節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爲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闢,以軍功爲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後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