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 石亭探梅

· 陳克
尋遍石亭春,黯黯暮山明滅。竹外小溪深處,倚一枝寒月。 淡雲疏雨苦無情,得折便須折。醉帽風鬟歸去,有餘香愁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黯黯(àn àn):光線昏暗、顏色深暗的樣子。這裏形容傍晚山色昏暗。
  • 明滅:忽明忽暗,時隱時現。
  • 風鬟(huán):指女子的頭髮隨風散亂的樣子,這裏借指姿態優美。

翻譯

我在石亭周圍尋覓了整個春天的蹤跡,傍晚的山巒在昏暗之中時隱時現。在竹林外小溪的深處,有一枝梅花在冷月的映照下獨自倚靠。 淡淡的雲朵,稀疏的小雨,像是沒有一點情義。遇到可折的花枝就一定要折取。戴着微醉的帽子,女子姿態優美地返回,身上散發的梅花餘香,讓人愁思難絕。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清幽孤寂的探梅圖。上闋通過「尋遍」表現出詞人對梅花蹤跡的執着探尋,「黯黯暮山明滅」描繪出朦朧昏暗的暮山之景,爲尋梅營造出一種清冷神祕的氛圍, 「竹外小溪深處,倚一枝寒月」,將梅花置於竹林、小溪、冷月的清幽環境之中,突出了梅花的孤高之態。下闋以「淡雲疏雨苦無情」賦予自然景象「無情」之感,更襯托出梅花的孤獨, 「得折便須折」這一行爲描寫,看似隨性,實則是對梅花深深的喜愛與憐惜,生怕錯過。最後「醉帽風鬟歸去,有餘香愁絕 」描寫歸去的情景,人與花的香氣相隨,卻又生髮出無盡的愁緒。全詞情景交融,借探梅之事,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內心複雜的情感,或是對美好事物的眷戀,或是一種莫名的惆悵,極具藝術感染力 。

陳克

陳克,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南宋臨海(今屬浙江)人。少隨父陳貽序宦學四方,早年爲敕令所刪定官,后辟爲右承事郎都督府準備差遣。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年),兵部尚書呂祉抗金,陳克隨軍隊北上。紹興七年(1137年),隨呂祉去廬州收編王德、酈瓊的部隊。呂祉被殺,叛軍要陳克屈膝,陳克厲聲答曰:“吾爲宋臣,學忠信之道,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不幸被“積薪焚死”,臨死時仍“罵不絕口,聲如雷震”,時人稱“國士”。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