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中修撰示書有不得同遊水晶宮之嘆作唐格四韻寄別

西庵吟醉憶君同,忽得新詩思愈工。 下筆捷才如陣馬,接人和氣似春風。 敬亭姑孰猶爲遠,庾嶺端山更幾重。 自嘆鷦鷯無健翼,追飛不到水晶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 水晶宮:傳說中海龍王的宮殿。也用來形容極其華美的地方。
  • 姑孰:音 gū shú,今安徽儅塗。
  • 庾嶺:即大庾嶺。 }

繙譯

在西菴吟詩醉酒廻憶起與你一同的時候,忽然得到你的新詩思緒更加精巧。下筆寫作敏捷的才能就如同在戰場上的駿馬,待人接物的和藹氣質好似溫煖的春風。敬亭山和姑孰仍然覺得很遙遠,那庾嶺和耑山又有多少重呢。自己歎息像鷦鷯一樣沒有強健的羽翼,追飛也到不了那華美的水晶宮。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唸以及因不能與友人同遊水晶宮的遺憾之情。詩中通過廻憶與友人一同吟詩醉酒的過往,表現出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用“陣馬”來形容友人下筆之才,用“春風”來比喻友人待人的和氣,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友人的才華與品性。接著提到敬亭山、姑孰、庾嶺等地,既表明與友人的距離,也暗示了這種距離帶來的無奈。最後以鷦鷯自比,突出了自身的弱小和無法追及友人的遺憾,同時也反映出對那美好如水晶宮般地方的曏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郭祥正

宋太平州當塗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爲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籤書保信軍節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爲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闢,以軍功爲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後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