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範三登淮亭

· 張耒
身如客雁寄汀洲,北望休登王粲樓。 殘雪朔風驚歲晚,早梅新柳動春愁。 免遭斤斧甘無用,敢向波濤較善遊。 奔走塵埃欲歸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依韻:依照別人詩詞的用韻做詩。
  • 範三:具體身份不詳,當是張耒的友人。
  • 淮亭:淮河邊上的亭子 。
  • 客雁:遷徙的大雁,常用來比喻漂泊的旅人。
  • 汀洲(tīng zhōu):水中小洲。
  • 王粲樓:位於湖北當陽,王粲曾登樓作賦,抒發懷鄉思歸、懷才不遇之情,後世常代指登高懷遠、憂國傷時之處。
  • 殘雪:殘餘的積雪。
  • 朔風:北風。
  • 斤斧:斧頭,這裏借指被任用。
  • 勒移:指《北山移文》,文中借北山山靈的口吻,嘲諷當時那些僞裝山林隱逸而實際上想謀求官職的人。

翻譯

我就像那漂泊的大雁寄身於水中小洲,向北眺望可千萬別去登那王粲樓。殘餘的積雪和呼嘯的北風讓我驚覺歲暮已晚,早開的梅花與初綻的柳枝勾起了我的春愁。我甘心無用而免遭砍伐,怎敢在波濤之中較量誰更善於遊弋。我在塵世中奔忙想要回歸故土,卻又怕因自己失意歸來,故鄉的山水會感到羞愧。

賞析

這首詩開篇用「客雁」「汀洲」形象地描繪出詩人漂泊無依的狀態,以勸友人莫登王粲樓暗示自身懷鄉卻不敢登高懷遠的愁緒。頷聯通過「殘雪」「朔風」「早梅」「新柳」這些景象,將歲晚的驚心與春天引發的愁思巧妙融合,既有對時光流逝的喟嘆,也有對自身命運的無奈。頸聯「免遭斤斧甘無用,敢向波濤較善遊」,以看似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不求功名、不與世人爭逐的心境。尾聯借《北山移文》典故,更深刻地表現出詩人既想回歸故園卻又因一事無成而心懷愧疚的矛盾心理。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通過委婉的表達,道出了詩人仕途坎坷、漂泊流離的複雜情感 。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