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吳江華嚴院

· 張鎡
宿雲蔽空溪溟濛,我船曉系紅蓼叢。 宿雨滑道樹瀝漉,我車早轉青泥衝。 破程約涉一舍外,遠目未快千山供。 岸傍小店換馬去,氈裘障冷披蒙茸。 須臾巾蓋不容展,莽莽暗霧逢逢風。 偕行客輿屢掀簸,適值官騎來憧憧。 刀弓負帶競硉矹,驙駟?驖騅騟驄。 爭前迭進步殊窘,迫暮始望橋垂虹。 石塘百丈捍駭浪,間有灘磧紛魚筒。 鴉羣黑白混鷗起,帆影亂點遙波中。 筆牀茶竈住此地,得句未必慚龜蒙。 浮圖屋老且投宿,解擔正聽黃昏鍾。 紗籠炙燈照佛古,展席布榻便吾慵。 酒邊紙盡莫翻寫,睡覺紅日生於東。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