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龍井廣福寺分韻得來字
陽烏翅焦雲崔嵬,避熱馬轉南山隈。
邊湖興熟厭頻往,幽討林落穿莓苔。
澗聲引步陟層嶺,亭矗路側雙扉開。
泓泉湛碧透坤軸,合有龍臥專風雷。
撫欄立瞰眩奇閟,漱挹未敢持深杯。
瘦筇趨寺更幽寂,苴補不到櫩楹摧。
老僧肅揖選涼坐,借牀過夜容裴回。
神靈變異亦喜客,跂脈現狀潛鱗鰓。
從容瞻敬忽無睹,應憫墮世餘氛埃。
堂中遺像成三老,英爽長在遊天垓。
認題掃壁說前輩,今昔玩視俱悠哉。
出門因愛月正午,桂子秋到須重來。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
張鎡的其他作品
- 《 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 》 —— [ 宋 ] 張鎡
- 《 燕坐 》 —— [ 宋 ] 張鎡
- 《 簡馬架閣 》 —— [ 宋 ] 張鎡
- 《 行近湖州不果入城寄王成之使君 》 —— [ 宋 ] 張鎡
- 《 木蘭花慢 · 七夕 》 —— [ 宋 ] 張鎡
- 《 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其五 》 —— [ 宋 ] 張鎡
- 《 御街行 · 燈夕戲成 》 —— [ 宋 ] 張鎡
- 《 謁陸禮部歸偶成二絕句 》 —— [ 宋 ] 張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