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印歌

· 張鎡
修溪檢校閒桃李,暗記蒼苔唯屐齒。 野鴛時看立汀沙,個字分明尤足喜。 金駝銀鼻豈關念,夢月當窗印寒水。 閨門瓜戍忽臨期,交與銅章令滌視。 篆文春蚓紅縈纏,背刻太平興國年。 因記太宗全盛日,車書萬里恢山川。 吳王納地初改郡,錢塘國勢猶依然。 治中選任不輕予,縱受往往皆前賢。 顧我何人來冒綴,迂愚縮朒仍孤悴。 買臣雖陋會稽懷,靖節殊慚彭澤棄。 職分猶得按西湖,岸址防侵除葑穢。 汎舟何事最官況,屬玉鵁鶄總徒隸。 無煩移牒水仙王,徑寫新篇就印章。 給露洗開千樹色,支風吹髮萬荷香。 持歸桂隱真堪樂,世界清涼似巖壑。 更將此印印渠詩,是我前生那得知。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