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房山夜山圖

地位清高眼界寬,盡收風景入豪端。 廢宮臺榭和煙鎖,隔岸江山對月看。 一水中分吳越近,層樓低接鬥牛寒。 有聲畫意吟難了,更把瑤琴膝上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房山:即高克恭,元代畫家。
  • 豪端:毫端,筆端。
  • 臺榭(xiè):臺和榭,亦泛指樓臺等建築物。

翻譯

  • 其地位清高超脫眼界寬廣,將所有的風景都收入筆端。
  • 廢舊的宮殿樓臺和着煙霧被封鎖,隔岸的江山對着月亮觀看。
  • 一條江水從中將吳地和越地分開相近,層層的樓閣低挨着天上的鬥牛星讓人感覺寒冷。
  • 這有聲的畫意吟誦不完,就再把瑤琴放在膝上彈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高房山夜山圖中的景象,展現出恢弘而清幽的意境。詩中通過描述清高地勢、廣闊眼界、廢舊宮臺與江山月色等,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富有詩意的畫面。江水劃分吳越,樓閣逼近星辰,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和壯闊感。最後以吟詩和彈琴來表現對這一美好畫面的沉醉與感悟,使整首詩充滿了藝術的韻味。整體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讓讀者彷彿能身臨其境感受夜山圖的美妙。

張逢原

張逢原,字淵甫,號泉月,海昌(今浙江海寧西南)人。九成曾孫、伯雨祖。宋末通判漳州。宋亡不仕,家有泉月精舍,與高克恭、仇遠等人吟詠其中。事見《趙氏鐵網珊瑚》卷一三、《珊瑚木難》卷五劉基《句曲外史張伯雨墓誌銘》。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