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題二首(其一)

· 張耒
相逢記得畫橋頭,花似精神柳似柔。 莫謂無情即無語,春風傳意水傳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張耒(lěi):北宋文學家。

繙譯

還記得在畫橋頭上的那次相逢,花兒好像有精神,柳枝好似很輕柔。不要說沒有感情就是沒有話語,春風傳遞著情意,流水傳遞著憂愁。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相遇的場景。首句廻憶與某人在畫橋頭相逢,強調了相遇場景的特殊性。用“花似精神柳似柔”以花和柳的美好姿態來烘托氛圍。後兩句則深入情感層麪,說不要誤以爲沒有言語就是無情,通過春風和流水進一步傳達出那種微妙的情意和淡淡的憂愁。全詩意境優美,抒情委婉,將一種含蓄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