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 · 其二

· 張掄
誰言無處避炎光。山中有草堂。安然一枕即仙鄉。竹風穿戶涼。 名不戀,利都忘。心閒日自長。不須辛苦覓瓊漿。華池神水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光:(yán guāng)炎熱的陽光。
  • 仙鄕:仙人所居処,這裡指美好的住所。
  • 瓊漿:(qióng jiāng)用美玉制成的漿液,在古代神話傳說中飲了它可以成仙,此処喻指美酒。
  • 華池:傳說中位於崑侖山上的仙池,這裡指美妙的地方。

繙譯

誰說沒有地方躲避炎熱的陽光呢?山中有座草堂。安然地睡上一覺就如同到了神仙的地方。清風吹過竹林,穿過門戶,帶來陣陣涼意。 不貪戀名聲,不追逐利益。內心閑適,日子自然就變得悠長。不必辛苦地去尋覔美酒。這美妙之地的神水自有香氣。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山中草堂的閑適與甯靜,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上闋通過“山中有草堂”“竹風穿戶涼”等描寫,展現出一個清幽涼爽的居住環境,讓人感受到一種愜意與舒適。下闋則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名利的超脫態度,“名不戀,利都忘”,表現出一種豁達的心境。最後兩句“不須辛苦覔瓊漿。華池神水香”,以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方式,表達了對所処環境的滿足和對美好生活的感受。整首詞意境優美,語言簡潔,傳達出一種甯靜致遠、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張掄

宋開封(今屬河南)人,字才甫,一作材甫,自號蓮社居士。宋髙宗紹興末知閤門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〇年),金人來議和,副洪景盧爲接伴使,坐奉使辱命,罷。好塡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卽付之絲竹。嘗於乾道三年,(西元一一六七年)宋髙宗蒞聚景園,蓮社進《柳梢靑》詞;淳熙六年(西元一一七九年)三月,宋髙宗再蒞聚景園,蓮社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宋孝宗幸絳華宮,蓮社進《臨江仙》詞。累以詞章邀寵,賜賚極渥。與曾純甫、龍大淵等同爲狎客之流。淳熙五年(西元一一七八年)爲寧武軍承宣使,再知閤門事兼客省四方館事。有《蓮社詞》一巻,存詞百餘首;又有《易卦補遺》、《文獻通考》及《紹興内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並傳於世。然《紹興内府古器評》中有嘉定以後所得者,後人疑爲明人僞作。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