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聚散千形出,本是輕清一氣浮。 終古光陰寧變壞,四時景象自遷流。 寶華馥郁週三界,綵仗氤氳過十洲。 遠望非煙籠鳳闕,近觀如穗起龍湫。 餘霞映日晴相照,素練橫空晚未收。 迥漢歸槎遙泛泛,碧天孤鶴靜悠悠。 驚禽逸獸情無待,陣馬風檣勢莫留。 泗水高歌增感慨,陽臺殘夢作閒愁。 斷虹落照江城暮,澹月疏星禁省秋。 過嶺時隨樵叟去,傍溪聊伴野僧遊。 久陰泱漭重重積,忽霽飄零片片幽。 待物方行嗟滯影,乘波妄觸笑虛舟。 仙家五色隨鸞駕,海面千尋立蜃樓。 雪意低濃傷旅館,歲朝黃潤喜農疇。 初微觸石才膚寸,曾不崇朝遍九州。 生施功成讓雷雨,無心卻返舊山頭。
拼音

張方平

宋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崑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於用兵、起獄尤反覆言之。卒諡文定。有《樂全集》。 ► 3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