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中詠古 其五

妙選金枝得定儲,元臣匡輔事何如。 空頭署敕機先決,雪涕陳言病亦舒。 四載憂勤憑几日,兩宮慈孝撤簾初。 一篇濮議堪千古,歐九何曾不讀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汴中:汴州,今河南開封。
  • 妙選:精心挑選。
  • 金枝:子孫,後嗣。
  • 定儲:確定儲君。
  • 元臣:重臣。
  • 匡輔:匡正輔佐。
  • 署敕:簽署詔令。
  • 濮議:宋仁宗無嗣,死後以濮安懿王之子趙曙繼位,是爲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禦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等力主稱仁宗爲皇考,濮王爲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脩等則主張稱濮王爲皇考。後英宗詔罷議,迫呂誨等貶官。史稱“濮議”。

繙譯

精心挑選後嗣得以確定儲君,重臣匡正輔佐之事結果怎樣。徒有其名地簽署詔令先機卻已先定,痛哭流涕地進言病症也能舒緩。四年的憂勞勤勉靠這幾日,兩宮的慈祥和孝順在撤簾開始時。那一篇濮議能夠流傳千古,歐陽脩又怎會不讀書呢。

賞析

這首詩是對歷史事件的感慨和評議。詩中提到了確定儲君以及大臣輔佐等事,還涉及到一些歷史事件中的細節和背後的含義。通過“空頭署敕”“雪涕陳言”等描述,展現出複襍的歷史侷麪。“濮議”一事更是成爲詩中的重點,對其進行了深入思考和評價,反映出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洞察與思索。整躰語言簡練,用典貼切,具有一定的歷史深度和思考價值。

錢大昕

錢大昕

清江蘇嘉定人,字曉徵,一字及之,號辛楣、竹汀居士。乾隆十九年進士,授編修,歷官少詹事、廣東學政。五十歲即回籍,歷主鐘山、婁東、紫陽書院講席。精研經史、金石、文字、音韻、天算、輿地諸學,考史之功,號爲清代第一。有《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元史藝文志》、《元史氏族表》、《恆言錄》、《疑年錄》、《潛研堂集》等。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