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踏莎行:詞牌名。
- 紅葯:芍葯花。
- 森森:繁密的樣子。
- 甌(ōu):盃子。
- 囀(zhuàn):鳥宛轉地鳴叫。
繙譯
芍葯花將要凋謝,綠荷葉剛剛舒展。在繁密的竹林裡有個安靜的庭院。一爐香已經燃盡,一盃茶正被品嘗,隔著牆壁能聽到黃鸝鳥的婉轉啼叫。小路上春天已歸去,水邊的人已遠去。將從前的事全部仔細思量一遍。時光緩緩流逝是爲誰而忙碌呢,在小橋上長久佇立,這時斜陽已西下。
賞析
這首詞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又略帶惆悵的氛圍。開頭通過“紅葯將殘”“綠荷初展”表明時光的流轉,描繪了庭院中的景象。“一爐香燼一甌茶”躰現出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而“隔牆聽得黃鸝囀”又增添了自然的意趣。下闕“陌上春歸,水邊人遠”則表現出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傷。“盡將前事思量遍”深化了這種思緒。結尾処通過“流光冉冉”感歎時光匆匆,“小橋佇立斜陽晚”的畫麪充滿了孤寂和無奈之感。整躰上,詞在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上細膩而動人,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愁緒和對時光、人事的感慨。

吳潛
吳潛,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爲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 513篇诗文
吳潛的其他作品
- 《 感皇恩 和广德知军韵 》 —— [ 宋 ] 吳潛
- 《 九用喜雨韻三首 其二 》 —— [ 宋 ] 吳潛
- 《 九用喜雨韻三首 其三 》 —— [ 宋 ] 吳潛
- 《 寄樗寮張寺丞 》 —— [ 宋 ] 吳潛
- 《 聽琴客周信民彈秋泉二首 其一 》 —— [ 宋 ] 吳潛
- 《 劭農翠山賦唐律二首 其一 》 —— [ 宋 ] 吳潛
- 《 山偈寄無聲老師 》 —— [ 宋 ] 吳潛
- 《 真如勸農二首 其二 》 —— [ 宋 ] 吳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