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杜宇枝頭雨未乾,曉來猶學夜來寒。 花如舊日全然少,梅亦何心只爾酸。 世事淺深連酌酒,春光行止一憑闌。 流鶯默默渾無語,只把遊人冷眼看。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帝名,此處指杜鵑鳥。
  • 乾(gān):同「幹」,乾燥。
  • 全然:完全,全部。
  • 何心:什麼心思。
  • 只爾:如此,這樣。
  • 淺深:即深淺,喻複雜程度。
  • 酌酒:斟酒,喝酒。
  • 憑闌(lán):靠着欄杆。
  • 流鶯:即鶯,多以形容其鳴聲婉轉。
  • :全,完全。

翻譯

杜鵑鳥在枝頭啼叫,枝頭的雨還沒有完全乾,清晨時分還是像昨夜一般帶着絲絲寒意。與過去相比,盛開的花朵明顯少了許多,梅花又懷着什麼心思,只是一味散發着酸澀。世間之事或深或淺,還是借喝酒來排遣吧,春天的離去與停留,只能獨自一人靠着欄杆去感受。那婉轉啼鳴的黃鶯此時也默默不說話,只是冷眼旁觀着來來往往的遊人。

賞析

這首《初夏》描繪了一幅從春到夏過渡時節的景象。開篇「杜宇枝頭雨未乾,曉來猶學夜來寒」通過枝頭未乾的雨和清晨殘留的寒意,營造出一種略帶悽清的氛圍,奠定了整首詩傷感的基調 。「花如舊日全然少,梅亦何心只爾酸」寫出花事漸少的變化,尤其對梅花滋味酸澀的描寫,暗喻時光流逝美好難再的愁緒。

詩的頸聯「世事淺深連酌酒,春光行止一憑闌」從景過渡到情,詩人借飲酒來面對世事的複雜難測,靠着欄杆獨自品嚐春天的離去,盡顯感懷與惆悵。尾聯「流鶯默默渾無語,只把遊人冷眼看」以流鶯的「默默」「冷眼」將無情的自然與有情的詩人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突出詩人內心面對季節更替、人事變遷所涌起的孤獨落寞之感。整首詩情景交融,通過細膩畫面和直白情感表達,傳達出對時光、人生的深沉感慨。

宋伯仁

宋湖州人,一作廣平人,字器之,號雪巖。理宗嘉熙時,爲鹽運司屬官。工詩,善畫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譜》、《煙波漁隱詞》。 ► 3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