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倪文昌玉湖書院

· 韋奇
齊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間餘廿載。 白衣蒼狗幾千回,惟有溪山長不改。 吳興勝概誇玉湖,鵝溪一幅玄暉圖。 天光上下渺無極,寒玉倒浸清冰壺。 晴波萬頃瑩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 先生具眼此結廬,收拾溪山入詩裏。 漁人艇子時往還,笭箵擲下前溪灣。 一聲欸乃水天碧,回頭卻羨沙鳥閒。 樓高望極情思遠,前揖衡山後蒼弁。 陌頭楊柳幾春風,當年曾識齊齋面。 我今懷古心悠悠,古人不見今人愁。 夕陽收盡暝煙浮,扁舟載月歸來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齊齋老子: 倪文昌的別號或尊稱。
  • 人間: 指世俗世界。
  • 餘廿載: 近二十年。
  • 白衣蒼狗: 形容世事變化無常,如同白衣變爲蒼狗。
  • 鵝溪一幅玄暉圖: 鵝溪是地名,玄暉指山水畫風格,可能指倪文昌的作品。
  • 清冰壺: 清澈如冰的湖水,比喻玉湖的清澈。
  • 石向波心起: 石頭自然地矗立在湖水中。
  • 具眼: 眼力獨到,指倪文昌有鑑賞力。
  • 笭箵: 籠子,此處指漁人的竹籃。
  • 欸乃: 橋船搖櫓聲。
  • 蒼弁: 古代官員的帽子,此處指遠方的山色。

翻譯

倪文昌先生,那個曾經的道家人物如今何處?已經離開人間將近二十年。世間人事如白衣變蒼狗,只有溪山依舊,始終未變。吳興的美景以玉湖最爲出衆,彷彿是玄暉大師的一幅畫卷。湖光天色,無邊無際,像寒玉倒映在清冷的冰壺之中。晴日下的湖面,萬頃波光如洗,一塊石頭從湖心升起。先生眼光獨到,在這裏建起了居所,把溪山之美融入了他的詩篇。漁舟在湖上往來,偶爾投下竹籃,水面上傳來悠揚的搖櫓聲,讓人心生羨慕那沙鳥的悠閒。登高遠眺,思緒飄向遠方,先是衡山,後是蒼茫的山色。路邊的楊柳經歷了多少春風,還記得齊齋先生的模樣。今日我懷古感嘆,那些古人已逝,只留下我們這些後人感嘆。夕陽西下,暮煙浮動,乘着小舟載着月色歸來,心中滿是感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玉湖書院的景色和詩人對倪文昌的懷念。首聯通過對比,表達了世事滄桑與自然永恆的主題。頷聯讚美了倪文昌的才華和玉湖的美景,頸聯進一步描繪了湖景的寧靜與詩意。尾聯則通過個人的感觸,傳遞出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深沉,既是對玉湖書院的讚美,也是對歷史人物的敬仰。

韋奇

韋奇,字學易,號若溪,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居安次子。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中科舉嗣榜。度宗鹹淳六年卒,年二十五。事見《詩話》卷下。 ► 9篇诗文

韋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