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下金燈

· 洪适
燈焰既埋光,幽蕤不露黃。 阿誰驢喚狗,爲我問花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蕤(yōu ruí):形容燈火微弱且暗淡的樣子,類似於“微光”或“暗淡的光芒”。
  • 阿誰(ā shuí):疑問代詞,相儅於現代漢語的“是誰”。
  • 驢喚狗(lǘ huàn gǒu):此処比喻粗魯的呼叫,可能是指大聲喊叫,類似“大呼小叫”。

繙譯

燈火的光芒已經暗淡得幾乎看不見了,衹有微弱的黃光在閃爍。是誰發出像驢叫一樣的粗魯聲音,想要替我去問問花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燈火闌珊的畫麪,詩人通過對燈焰狀態的細膩描繪,展現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寂寥的氛圍。"燈焰既埋光,幽蕤不露黃"運用了形象的比喻,讓人感受到燈光的微弱和暗淡。而"阿誰驢喚狗,爲我問花王"則通過一個荒誕的場景,傳達出詩人對某種未知力量或者尊貴事物的敬畏與尋求,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渴望交流的情感。整首詩簡潔而富有深意,寓言般的手法使得詩意更爲豐富。

洪适

宋饒州鄱陽人,字景伯,號盤洲。洪皓長子。以蔭補修職郎。高宗紹興十二年中博學宏詞科。以父忤秦檜,出通判台州。檜死,起知荊門軍、徽州,尋提舉江東路常平茶鹽,首言役法不均之弊。孝宗時歷司農少卿、翰林學士兼中書舍人、參知政事,官至同中書門平章事,兼樞密使。居相位三月罷去,提舉宮觀。卒諡文惠。好收藏金石拓本,並據以證史傳之誤。有《隸釋》、《隸續》、《盤洲文集》等。 ► 9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