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見山茶花一枝獨開

荼蘼開盡見山茶,血色嬌春帶雨斜。 莫是今年逢閏月,東風吹到背時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荼蘼(tú mí)**: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花白色,有香氣,常於春末開放,古人認爲它是春天最晚開的花 。
  • 血色:指山茶花像鮮血般的顏色。
  • 背時花:不合時宜開放的花。

翻譯

荼蘼花都開完了之後纔看到山茶花獨自綻放。那山茶花有着如同鮮血般嬌豔的色彩,在春天裏帶着雨滴傾斜着身姿,顯得格外嬌俏。難道是因爲今年趕上了閏月,使得東風把暖意吹到了這原本不合時宜開放的山茶花身上嗎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獨特的春日景緻。開篇點題,以「荼蘼開盡見山茶」爲畫面定下了一種時光流轉、物候變化的基調,突出山茶花開放之晚,與荼蘼對比強烈,引發讀者對這獨特景象的好奇。「血色嬌春帶雨斜」這句,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山茶花,「血色」形象地寫出山茶花豔麗奪目的色彩,「嬌春」賦予山茶花以嬌美的姿態和春天的活力,「帶雨斜」更增添了一份動態美與楚楚可憐之感,宛如一幅生動的花鳥畫。結尾「莫是今年逢閏月,東風吹到背時花」兩句,以疑問的形式營造出一種新奇、詼諧的氛圍,探究山茶花晚開的原因是閏月的影響,把山茶花稱爲「背時花」,既表現出山茶花不合常規的盛開時間,也從側面流露出詩人對山茶花這種獨特綻放姿態的留意與欣賞,蘊含着對自然奇妙變化的感嘆,讓整首詩充滿了妙趣與詩意。

胡仲參

胡仲參,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見記載,就集中詩知其早歲曾在臨安就學(當爲太學),應禮部試不第,後以詩遊士大夫間,遊蹤頗廣,與馮去非等有交。詩集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莊小稿》一卷(亦收《兩宋名賢小集》)。 胡仲參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