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溪歌
人間八月秋霜嚴,芙蓉溪上春酣酣。
二南變後魯叟筆,七國戰處鄒軻談。
人間二月春光好,溪上芙蓉跡如掃。
周家盛處伯夷枯,漢室隆時賈生老。
小兒造化誰能窮,幾回枯櫱還芳叢。
只因人老不復少,有酒且發衰顏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酣酣:形容濃豔的樣子。
- 二南:指《詩經》中的《周南》《召南》。
- 魯叟:指孔子。
- 七國戰:指戰國時期七國爭雄。
- 鄒軻:即鄒衍和孟子(軻)。
翻譯
人間到了八月秋霜正嚴厲,芙蓉溪上卻彷彿還沉浸在濃濃春意中。《詩經》的二南之後有孔子的著述,戰國七國爭戰之處有鄒衍和孟子的談論。人間二月時春光正好,溪上的芙蓉卻蹤跡好似被清掃。周朝興盛時伯夷卻枯槁,漢朝隆盛時賈誼已老去。這小兒般的自然造化誰能窮盡,幾次枯萎的樹木還能再度開花於芳草叢中。只因爲人老了就不能再年輕,有酒就姑且讓衰老的容顏泛紅吧。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季節芙蓉溪的景象以及與歷史人物的對照,感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也透露出對自然造化無盡循環的思考。詩中的對比,如八月秋霜時芙蓉溪的春意與二月春光好時芙蓉溪上芙蓉跡如掃,以及周漢興盛時人物的命運,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最後表達了一種無奈中帶有豁達的情緒,既然不能永葆青春,就以酒來釋懷。整體意境豐富,充滿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