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省元周輔

舟亦不肯駐,人亦不肯息。 君有浩蕩志,我帶憔悴色。 欣然別我去,吾寧旅終極。 念昔始知子,氣度流輩百。 元祐明公孫,對面想宿昔。 馮翁口吃吃,遇子亦賓客。 悼往懷今茲,俯見江漢窄。 一官家萬里,悵恍凍飢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省元:唐 宋 時稱進士省試第一名。
  • 浩蕩志:遠大宏偉的志向。
  • 吾寧旅終極:「寧」(nìng)在這裏有豈、難道之意;全句意爲難道我就要一直漂泊客居直至盡頭。
  • 流輩百:意思是遠超同輩之人。流輩指同一輩人。
  • 元祐明公孫:元祐是宋哲宗年號;明公一般用來稱呼有名望的人士。這裏指李周輔出身不凡,是有名望之人的後代 。
  • 宿昔:從前,往昔。
  • 馮翁:具體所指應結合背景資料,這裏可能是一位長輩。
  • 口吃吃(chī):口吃,說話結結巴巴。
  • 悵恍:迷茫恍惚。

翻譯

船不肯停下來,人也不願休息。你身懷遠大宏偉的志向,而我面帶憔悴之色。你高高興興地與我分別離去,難道我就要一直漂泊客居直至盡頭。回憶當初剛認識你時,你的氣度過人遠超同輩。你是出身不凡的有名望之人的後代,見到你就如同能聯想到從前一般。就連口吃的馮翁,遇到你也把你當作賓客。悼念過往又心懷如今,俯身看去連江漢都顯得狹窄。一家人遠在萬里之外,迷茫恍惚中又遭受寒冷飢餓的逼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李周輔時複雜的情感。開篇「舟亦不肯駐,人亦不肯息」以動態的場景爲全詩奠定了一種匆匆之感。友人懷着「浩蕩志」離去,而詩人自己卻「憔悴色」,兩者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詩人的落寞與友人壯志滿懷的不同狀態。

中間部分回憶與友人相識,誇讚友人出身不凡、氣度非凡。通過「馮翁口吃吃,遇子亦賓客」這一細節,從側面展現友人的魅力和爲人。

最後「悼往懷今茲,俯見江漢窄」體現出詩人思緒的變化,從回憶往昔到面對當下,就連廣闊的江漢在心中也頓時覺得狹窄,暗示詩人內心的惆悵之重。「一官家萬里,悵恍凍飢逼」則直白地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與家人分離,又遭受飢寒交迫的痛苦與迷茫。整首詩情感真摯,借送別友人之際,抒發了自身的身世之感和複雜的人生況味 。

員興宗

宋隆州仁壽人,字顯道,仕前居九華山,號九華。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薦除教授。召試,擢著作郎、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官。所上奏議,大抵毅然抗論,指陳時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貴幸,中讒去職,僑居潤州而終。多與張栻、陸九淵諸學人書簡往復。有《採石戰勝錄》、《辯言》、《九華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