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南龕寺

· 家彬
巖下楩楠秋復春,當年觴詠悉名臣。 舊遊已去成陳跡,佳句還如見古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楩楠:一種珍貴的木材,音 pián nán。
  • 秋復春:指楠木歷經四季,秋天落葉後春天又發新芽,象徵着時間的更迭。
  • 當年:指過去某一特定的時間。
  • 觴詠:飲酒賦詩,古代文人常有的活動。
  • :全,都。
  • 名臣:有名望的大臣。
  • 陳跡:過去的蹤跡,已經不再新鮮的事物。
  • 佳句:優美的詩句。
  • 見古人:彷彿還能見到寫這些詩句的古人。

翻譯

山岩下面的楩楠樹,經歷了秋冬又迎來春天,那些年在這裏飲酒作詩的都是當時的名臣。昔日的歡遊已經成爲遙遠的記憶,但那些優美的詩句彷彿讓我再次遇見了古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南龕寺周邊楠木繁茂、文人雅集的歷史畫面。詩人通過楠木的生長輪迴,寓言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表達了對往昔名臣才子們風流雅集情景的懷念。同時,佳句猶存,如同與古人對話,既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文學經典的讚美。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展現出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深深眷戀。

家彬

家彬,字中孺(《範太史集》卷五五《手記》),眉山(今屬四川)人。神宗元豐三年(一○八○)進士,哲宗朝爲尚書吏部郎中。六持使節,贈銀青光祿大夫。有學行,爲士林所尚。事見《淨德集》卷二三《朝請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誌銘》、《鶴山集》卷八四《知富順監致仕家侯炎墓誌銘》。今錄詩二首。 ► 2篇诗文

家彬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