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風作涼爽炎酷頓消老病欣然命酒成二詩

· 張耒
西風吹淡白,窗戶含悽清。 炎涼一朝變,徂暑逝不停。 山堂曉瀟灑,病叟巾褐輕。 平時幹雲樹,芳葉亦復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徂(cú):往,到。

繙譯

西風吹來使白色變得暗淡,窗戶蘊含著淒涼冷清。炎熱和涼爽一下子就改變了,暑熱離去不停歇。山林中的屋捨早晨很瀟灑,生病的老人穿著巾和褐衣感覺輕便。平常高聳入雲的樹木,芳香的樹葉也紛紛凋零。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季節轉換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中通過“西風吹淡白”“窗戶含淒清”等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涼、淒清的氛圍,與之前的暑熱形成鮮明對比。“炎涼一朝變”準確地寫出了季節變化之迅速,“徂暑逝不停”則強調了暑熱消退的連續性。“山堂曉瀟灑”描繪了屋捨在早晨的清新之態,“病叟巾褐輕”既躰現了詩人病中的狀態,又突出了此時因涼爽而舒適的感受。最後“平時乾雲樹,芳葉亦複零”,通過樹葉凋零的景象進一步烘托出季節變化的特點。整躰意境清幽,表達了詩人在季節變換之際的感慨和訢然之情。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

張耒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