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行

· 張嵲
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壟。兩京道上松柏多,盡是王公大家冢。 伊昔年年當此時,鈿車寶馬相追隨。紛紛錦樹滿原野,暖風遲日爭光輝。 草間燒紙樹間哭,羅列杯盤烏攫肉。侵晨祭罷薄暮歸,旋風剪剪吹餘灰。 爾時馬醫夏畦鬼,亦受子孫追養禮。豐薄由來稱有無,鹹具盤餐致醪醴。 家家丘墳各爲主,何人壟上無新土。自從遭亂去鄉關,幾歲鬆楸不曾睹。 況復其間多發掘,孝子慈孫淚如雨。流落他州遇火前,去年如此復今年。 新阡舊壟祇回首,無復原頭掛紙錢。君不見東都之傍永安道,車轍平來生碧草。 四時祠祭今寂然,五陵春樹生蒼煙。
拼音
張嵲

張嵲

宋襄州襄陽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高宗紹興五年召對,疏稱宜固守待變,又言荊、襄、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除祕書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請薄賦安民。七年,遷著作郎,請選儒臣爲蜀、荊、襄帥。旋因牽連刊改《神宗實錄》罪,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覆上書極論朋黨之害。金人背盟,爲秦檜畫策草檄。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尋被万俟劾罷。起知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爲政頗嚴酷。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工詩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