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方進

· 張嵲
相君事郡當少時,見謂遲鈍遭謾欺。 一從蔡叟問所適,羈遊萬里來京師。 從馮老姥織屨賣,學問聲名從此大。 胡常初毀更見譽,一日超升登掾宰。 男兒立身要自勵,旬歲連摧兩司隸。 薛公視遇不敢輕,果見登遷居相位。 徒知得意快恩讎,峻文未肯持平例。 九卿先達故郡歸,紅陽貴倨猶奪氣。 忽聞當坐定陵事,慚懼乞骸更見慰。 深窮黨友圖自安,十有九人同免官。 得君萬事無不可,解使衆醜成妖嫺。 一朝天文示變異,李尋奏記翩然至。 養牛尊酒天上來,萬歲之期何可避。 使人致命忽馳去,半道尚書言物故。 十年寵貴一日空,徒見縞衣蒙檻柱。 誰雲蓋棺事則已,下流衆怨何能止。 芋魁飯豆亦云足,至今鴻隙歌鴻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嵲(niè):南宋詩人。
  • 相君:對宰相的尊稱,這裏指翟方進。
  • 漫欺:輕蔑欺侮。
  • 蔡叟:人名,具體事蹟不詳。
  • 羈遊:在外寄居漂泊。
  • 馮老姥(mǔ):姓馮的老婦人。
  • 織屨(jù):編織麻鞋。
  • 胡常:人名,與翟方進同時期人物。
  • 掾宰:屬官和主官,這裏指爲官。
  • 旬歲:一週年。
  • 兩司隸:具體所指不詳,推測爲兩個官職。
  • 薛公:人名,具體事蹟不詳 。
  • 峻文:苛細的法律條文。
  • 持平例:公平地執行法律條例。
  • 九卿:古代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職。
  • 紅陽:紅陽侯,具體姓名不詳。
  • 奪氣:喪失氣勢 。
  • 坐定陵事:因定陵相關事件而獲罪。
  • 乞骸:即「乞骸骨」,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爲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
  • 黨友:指與翟方進相關聯的同黨友人。
  • 解使:能使。
  • 妖嫺:美麗,這裏形容把不好的說成好的。
  • 李尋:人名,漢代官員。
  • 奏記:向公府等長官陳述意見的文書。
  • 物故:死亡。
  • 縞衣:白色的衣服,古時用於喪服。
  • 蒙檻柱:蒙在欄杆柱子上,形容淒涼景象。
  • 下流:指地位低下的人,這裏指遭受民衆怨恨。
  • 芋魁飯豆:以芋和豆爲飯,形容生活清貧。
  • 鴻隙歌鴻鵠:「鴻隙」具體所指不詳,「鴻鵠」常比喻志向遠大,此句表達一種對淡泊生活和高遠志向嚮往。

翻譯

翟公年少時在郡裏做事,被人認爲遲鈍而遭到輕蔑欺侮。

自從向蔡叟詢問前程之後,便開始漂泊萬里來到京城。

跟着馮老婦人編織麻鞋售賣,從此學問和聲名越來越大。

胡常起初詆譭他後來又讚譽他,很快翟方進就不斷升遷做了官。

男兒立志必須自我激勵,翟方進一年內連獲晉升。

薛公對他不敢輕視,果不其然他登上相位。

只是他只知道在得意時快意恩仇,執法嚴苛不肯公平地執行法律條例。

九卿這樣的前輩官員從故郡歸來,即使是跋扈的紅陽侯面對他也失了氣勢。

忽然聽聞他要因定陵之事獲罪,於是慚愧恐懼地上書請求退職,還得到了安慰。

爲求自保徹底清查黨友,有十九人一同被免官。

得到君主寵信便覺得萬事皆可行,甚至能將壞的說成美好的樣子。

有一天上天顯示出異常現象,李尋的奏疏翩翩而至。

賜下牛羊美酒就像來自天上,然而萬歲之期又怎麼能躲避呢。

派人傳達命令後忽然疾馳而去,半路上尚書來報他已經去世。

十年的寵貴一朝化爲烏有,只看見白色的喪服蒙在欄杆柱子上。

誰說人死後一切就結束了呢,他遭受的民衆怨恨又怎麼能停止。

即使以芋和豆爲飯也已經滿足,如今鴻隙那邊還傳唱着有關鴻鵠的歌謠 。

賞析

這首詩以翟方進的生平事蹟爲線索,描繪了他從困境中崛起,仕途漸顯得意,後又因各種事而衰敗的一生。詩作開篇以翟方進年少時遭人欺辱爲引,刻畫了其早年的坎坷,隨後講述他通過自身努力與機遇實現了命運的逆襲,展現了其奮鬥歷程。在他得勢之後,則着重批判了他執法不公、快意恩仇等行爲,暗示了其命運轉折的根源。面對危機時他的種種舉措,如深查黨友以求自保,最終未能逃脫命運的捉弄。詩人通過對翟方進事蹟的敘述,不僅勾勒出一個古代官員複雜的一生,同時也借古諷今,思考權力、榮辱、是非等問題,背後蘊含着對人生起伏無常、權力難以持久的感慨,以及對公正、平和處世的追求。全詩敘事完整且生動,融敘述與感慨於一體,引發讀者對衆多人生和社會問題的反思。

張嵲

張嵲

宋襄州襄陽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高宗紹興五年召對,疏稱宜固守待變,又言荊、襄、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除祕書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請薄賦安民。七年,遷著作郎,請選儒臣爲蜀、荊、襄帥。旋因牽連刊改《神宗實錄》罪,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覆上書極論朋黨之害。金人背盟,爲秦檜畫策草檄。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尋被万俟劾罷。起知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爲政頗嚴酷。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工詩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