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州:古代地名,今江蘇連雲港一帶。
- 蒼蒼:形容草木茂盛,顏色深綠。
- 黃蒿:一種黃色的野生草。
- 蒼耳:一種植物,果實有刺,常見於田野。
- 咿咿、咽:擬聲詞,形容蟲鳴聲斷斷續續。
- 鳴舂:指舂米的聲音,代指農事活動。
- 豆花:豆科植物的花,此處指豌豆花。
- 逃屋:荒廢無人居住的房子。
- 累累:形容衆多,此處指藤蔓纏繞的樣子。
- 秋蔓:秋天的藤蔓。
- 寒瓜:秋季成熟的瓜類,如絲瓜、苦瓜。
翻譯
秋天的原野一片蒼翠,陽光照在金黃的田野上,滿眼是高高的黃蒿和茂盛的蒼耳。草叢中的蟲兒發出斷斷續續的鳴叫,因爲秋雨頻繁,道路積水,車轍都滿了。渡口處傳來舂米的聲音,鄉村的小路彎彎曲曲,蝴蝶在豌豆花間悠然飛舞。廢棄的房屋空無一人,雜草叢生,藤蔓纏繞着破敗的家園,掛着一串串秋涼的瓜果。
賞析
張耒的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海州道中的秋景,展現出一幅寧靜而略帶荒涼的田園畫卷。首聯通過「秋野」、「黃」、「蒼蒼」等詞,勾勒出秋日田野的廣闊與蕭瑟。頷聯通過「草蟲」、「鳴復咽」的聲音,描繪出秋雨綿綿中大自然的生動氣息。頸聯則轉至村落,通過「鳴舂」、「悠悠小蝶」展現了鄉村生活的恬靜與閒適。尾聯以「逃屋」、「累累秋蔓」等意象,透露出一種人煙稀少、歲月滄桑的感懷。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富有畫面感,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秋日的海州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