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沉沉:形容深沉、寂靜的樣子。
- 素壁:白色的牆壁。
- 不愜:不滿意,不舒暢。愜(qiè)。
- 衿:同「襟」,衣襟。
- 牢落:孤寂、荒蕪的樣子。
- ****孑孑(jié jié):形容孤獨無依 。
翻譯
官吏們散去後,衙門一片寂靜,秋夜深沉只聽見蟲子鳴叫。潔白的牆壁上映照着明月,涼爽的微風輕輕搖曳着樹影。悲傷的歌忽然讓我內心不舒暢,感慨嘆息淚水沾滿了衣襟。寫下此時這孤寂落寞的心懷,默默地坐着彈奏起悅耳的琴音。世俗的耳朵不喜愛古雅的樂曲,古人的風尚已然不同於如今。可悲啊,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我孤獨無依竟找不到知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夜獨坐的孤寂場景 。開篇以「吏散門寂寂,蟲鳴夜沉沉」營造出一種靜謐深邃的氛圍,奠定了全詩落寞的基調。「素壁上明月,涼風搖樹陰」兩句,通過對明月照壁、涼風吹動樹影等景色的描寫,細膩地烘托出環境的清幽和詩人內心的寂寥。「悲歌忽不愜,感嘆涕盈衿」則直白地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苦,因某種緣由而心情鬱悶,甚至悲傷到落淚。後半部分「寫此牢落懷,默坐彈鳴琴」,進一步展現了詩人排遣愁緒的方式,將滿心的孤寂訴諸文字、寄託於琴聲。最後四句「俗耳不好古,古人已非今。悲哉曠四海,孑孑無知音」,詩人由個人的孤獨感推及到對世俗與古人今人的感慨,感慨世風日下,世俗之人難以領略高雅意趣,在這廣袤世界裏,竟尋不到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深化了詩歌孤獨寂寞與懷才不遇的主題,表現出詩人對知音難覓的深切悲哀。 整首詩語言古樸自然,情感真摯深沉,情景交融,將詩人複雜的心境緩緩道來,引人深思。